2016年以來,沙洲瑤族村因“半條被子”的故事迎來了紅色景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和脫貧攻堅的重大挑戰,為服務全村中心工作,沙洲瑤族村結合市縣開展的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主題活動,建立和完善村級人大代表活動站,積極投身景區建設和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
陣地建設規范化。沙洲瑤族村充分利用選區內代表結構的優勢,規范建設省、縣、鄉三級人大代表活動站,為人大代表接待群眾、收集建議、反映問題搭建了平臺。活動站有工作室牌、有固定人員、有工作制度、有活動記錄,以省人大代表朱向群牽頭負責,縣人大代表朱春娥協助管理,實行省、縣、鄉三級人大代表聯動輪值坐班,在每周一、周四兩天,每月8天進行輪班接待群眾,實現了“代表組織起來、活動開展起來、作用發揮出來、形象展現出來”的目標。
活動開展常態化。輪值接待群眾制度執行以來,除特殊情況外,朱向群、朱春娥堅持接訪日在活動站值班接待選民、群眾、游客,收集整理意見建議,對于正當訴求記錄在案,適時移送相關部門解決;因法律法規和政策無法解決或不正當的訴求,悉心做好勸解及疏導。僅2019年,朱向群、朱春娥待等代表就在沙洲接待選民、群眾及游客1000余人,宣傳政策500余人次,調解處理矛盾糾紛50多起。此外,人大代表活動站對口接待省、市、縣及外縣人大來沙洲參觀調研近80起,成為各地人大交流工作經驗的基地。
作用發揮全面化。同時擔任沙洲村主任的朱向群舍小家為大家,走遍沙洲每村每戶,結對幫扶扶貧戶。牽頭成立了理事會,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帶領村委班子全力推動景區破解了立面改造、征地拆遷等復雜難題。整合沙洲資源,大力發展村集體事業,充分展現代表作用和形象。自2017年3月沙洲紅色景區項目啟動以來,投入3億余元,在8個月時間里建成3A級景區,打造成全國旅游扶貧示范村和全國知名的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成功舉辦了“2017中國(湖南)紅色旅游文化節”,集體收入從2016年的不足4萬元到2018年的18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6000元,31戶貧困戶全面脫貧。
作者:文明瑤族鄉人大主席團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