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縣人大常委會堅持把加強與代表聯系、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作為依法履職的堅實基礎,近年來,以搭建履職平臺為突破口,著力搭建代表知情明政、議案建議辦理、活動陣地和服務溝通四大平臺,激發了代表依法履職的熱情,促進了代表履職常態化,貢獻了代表的智慧和力量。
搭建知情明政平臺,創造代表履職條件。人大代表的知情明政是代表依法履職的前提。代表多為兼職且大部分在基層工作,知情知政的權受到一定局限,所以要夯實代表履職基礎,就要拓寬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與形式。縣人大及時給代表傳遞人大信息,建立了人大代表手機通訊平臺,為代表贈閱《中國人大》、《人民之友》和《人民代表報》等報刊,定期向代表寄送人大工作通報等,讓代表了解人大工作情況。同時,開發代表QQ群學習陣地,不斷豐富理論中心組學習、學習培訓等活動內容,構建“日日學、季季學”的學習網絡。另外,還定期組織召開“一府一委兩院”向人大代表通報工作情況的會議,每次人大常委會根據會議議題內容,安排有關專業知識和縣人大代表列席會議;邀請人大代表參與常委會組織的執法檢查、視察、調查和評議等工作。為代表履職創造條件。
搭建建議辦理平臺,激發代表履職動力。縣人大常委會堅持把代表建議辦理作為提高代表履職積極性和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途徑,著力抓好服務引導、集中交辦、重點督辦和跟蹤落實四個環節,進一步完善議案和建議督辦機制,建立辦前詢訪、辦中走訪、辦后回訪的工作機制,全力打好議案建議辦理的“組合拳”,強力推動辦理工作從“答復型”向“落實型”轉變,保護和激發了代表履職熱情。常委會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并每年確定20件重點建議進行督辦,將建議分解到分管領導和相關委室。同時,把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工作納入全縣“五個文明”建設績效考核范疇,以剛性手段提高了建議意見的辦理實效。另外,對承辦單位建議答復中承諾解決或辦理不到位的事項,通過檢查建議辦理情況、聽取審議“一府一委兩院”辦理情況報告等形式跟蹤落實。在加強與代表的聯系中,通過辦前溝通、辦中交流、現場視察督辦、辦后反饋的形式,讓代表實地“看”、現場“說”,進行面對面對話,從而提升了建議的辦成率和代表的滿意度。
搭建活動陣地平臺,拓展代表履職空間。著力以點連線、以點帶面,延伸代表履職觸角,擴大代表參與面,打造履職空間。根據地域、行業和代表專長的原則,龍山全縣組建了22個代表活動小組,全縣形成了以人大常委會、鄉鎮(街道)、代表小組為主體的三級活動組織。并充分利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和“代表之家”的陣地,以小組活動為載體,積極為全縣的改革發展穩定獻計獻策。同時,推動人大協商民主在基層的實踐和發展,組織全體代表開展“代表進社區”和“五下鄉村”等主題活動,與群眾交朋友,廣泛收集社情民意,積極為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另外,還利用網絡、代表個人微信微博等多媒體平臺,針對本區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發出人大好聲音。2018年共邀請35名縣人大代表列席縣人大常委會會議,全縣各級人大代表先后走訪群眾1.8萬人次,舉辦法律知識宣傳56場次,化解群眾糾紛60余件,為群眾辦實事120余件。常態化的日常活動,深化了代表的履職認識,也提高了履職能力。
搭建服務溝通平臺,拓展代表履職渠道。縣人大常委會恪守真心溝通、真情服務,重視代表、尊重代表、服務代表的理念,努力增強了代表歸屬感和幸福感。通過舉辦人大代表參加的新春、國慶、中秋聯誼會,形成了人大履職的強大合力。并堅持代表生日慰問、生病探望等制度,加強與代表的溝通和聯系,了解代表的工作和生活,幫助協調解決代表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為了加強代表履職的制度化、規范化,縣人大常委會先后修改完善并制定出臺了《人大代表工作規則》和《人大代表述職評議辦法》等12項相關制度和規定,從代表履職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到代表履職考核、代表評議及代表作用發揮等方面,都有較為明確的規定,從而進一步規范了代表行為,維護了代表權利。同時,該縣人大加快了人大代表履職信息化平臺建設,對代表聯系選民、參加培訓、出席會議和參加調研等情況進行公布,作為評選優秀代表、連任的重要依據,極大地調動了代表干事創業及爭先創優的積極性。
來源:龍山縣人大
作者:陳長雄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