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人大是我國地方國家政權的重要基礎,也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紐帶。筆者認為,要推進鄉鎮(街道)人大工作,應以“履職行為規范化、代表活動常態化和自身建設專業化”建設為標準,不斷開創新時代鄉鎮人大工作新局面。
以履職行為規范化為內容,答好時代問卷
答好“決定卷”。按照“抓大事、謀關鍵、議重點、求實效”的原則,通過法定程序把鄉鎮黨委的重大決策意圖轉化為人民的共同意志,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切實擔負起人民的信任、歷史的重托。讓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更好地服務于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要自覺堅持黨的領導,人大召開的重要會議及開展的重點工作,應主動向鄉鎮黨委請示匯報,工作上緊扣黨委主題,行動上緊跟黨委步伐。要緊持一般每年舉行2次人代會,保證每次會議不少于1天,有選舉事項時,會期適當增加;每3個月至少召開1次主席團會議。
答好“監督卷”。密切關注鄉鎮本區域經濟運行態勢,聽取和審議計劃執行情況報告,開展經濟運行情況調研,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圍繞扶貧攻堅、環境保護、美麗鄉村建設等民生熱點問題回應群眾關切;要加強對財政預決算的審查和監督,維護預算的嚴肅性和合法性;組織代表對政府和“七站八所”工作進行評議;強化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監督,落實“七五”普法決議,督促政府及組成部門依法行政,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
答好“任免”卷。堅持黨管干部原則,規范和完善人事任免程序,健全任命干部向憲法宣誓、履職述廉、講評測評長效機制,實行年初建賬、年中查賬、年底交賬的公開承諾制度,切實做好對人大任命和選舉干部的全過程跟進管理,努力提升受任干部的履職能力。
以代表活動常態化為平臺,彰顯主體地位
提升代表履職意識。要組織代表參加履職培訓、外出考察學習、列席主席團會議等方式,引導代表依法履職行權,爭當體察民情、關注民生、助推發展和創先爭優的優秀代表。
豐富代表活動方式。建好“人大代表之家”和用好“代表活動室”,通過“微信+代表群”暢通代表履職渠道;完善代表雙聯制度,認真記錄民情日記,做到真心聽民聲、盡心代民言、多方匯民智和傾力解民憂;精心組織代表開展集中視察、專題調研和代表小組活動。同時,組織代表開展以“兩月一次‘接待日’、半年一次‘走訪日’、一年一次‘述職日’”等為主要內容的代表“四個日”活動,讓“隱形”代表現身、“失語”代表說話、“舉手”代表管事。另外,要組織開展“一鄉鎮(街道)一品牌一特色”主題活動。
健全代表履職機制。全面落實人大工作經費和代表活動經費,為代表履職提供保障,建立無固定收入代表履職補助制度;完善代表建議督辦評議機制,從追求答復滿意度向結果滿意度轉變;對履職考核優秀的代表,大張旗鼓進行表彰,對履職考核不合格或發生問題的代表,嚴格退出機制,取消其代表資格。
以自身建設專業化為依托,破解履職難題
注重能力提升。鄉鎮人大工作要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關鍵是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通過邀請專家授課、在線學習、實踐交流和培訓等形式,學習人大履職知識,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活動,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人大工作。
強化制度建設。要認真總結鄉鎮人大工作的有效做法,制定和完善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鄉鎮人大主席團議事規定、主席團成員聯系代表以及開展代表小組活動、代表建議辦理等相關制度,促進鄉鎮人大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推動工作創新。要按照“重點工作創特色、特色工作創亮點、整體工作創一流”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工作報告、會議審議、調研視察及檢查評議等監督方式,運用好監督手段,使人大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以實際行動推動鄉鎮人大工作創新發展,實現有位、有為和有威之目標。
來源:龍山縣人大
作者:陳長雄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