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情提出的新戰略,體現了黨對“三農”工作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必然選擇,是扭轉鄉村衰退的現實需要,為鄉村發展指明了方向,對全面激活鄉村發展活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過去的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發展戰略中,發展思路是以城促鄉、以城帶鄉;而鄉村振興戰略提出融合發展,是要實現城鄉之間規劃融合、空間融合、產業融合、生態融合等,是共生、協同、開放、共贏的發展。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如何彰顯責任擔當,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筆者結合人大工作實際,談幾點看法。
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把握六個重點:一是瞄準產業融合主方向,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二是建設鄉村環境主陣地,適度推進鄉鎮集居點建設,加大自然生態保護和環境保護力度,節約土地資源,優化居住、投資、治安、法治等環境,淳化鄉風鄉俗;將鄉村融入智慧城市、數字城市發展中,享受新技術帶來的信息和便利。三是以開展土地流轉為主抓手,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讓更多的農民從承包地走出來,讓更多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來用活、用好土地資源。四是打造田園綜合體主載體,引導現有的、有實力的的合作社來開發,整村推進,讓農民參與產業發展,也可以與精準扶貧對接,利用好扶貧政策和資金,釋放更多政策紅利和效應。五是培育農村工作隊伍和農民主力軍,抓好村級干部班子建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揮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作用,積極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出臺扶持政策,正確處理好“留與興”的問題。六是挖掘“三農”普惠金融主動力,探索推進銀行“兩權”抵押貸款,即以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進行抵押貸款,針對不同的經營主體打造差異化產品體系;在農村中推廣互聯網技術應用,優化貸款審批流程,提高信貸投放效率。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如何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圍繞中心做到“三個到位”。即思想認識要到位,調查研究要到位,全面服務要到位。要深刻把握鄉鎮振興的內涵,將黨委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定、重要部署通過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定程序上升為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自覺行動,;始終堅持工作在一線開展、建議在一線收取、作用在一線發揮、素質在一線提升,把群眾的呼聲、代表的建議、農村的真實情況反映上來,提高審議質量,促進調研成果轉化;督促政府優先發展農村,將政策、資金、人才等向農村傾斜;推進系列制度改革,引導土地規范流轉;積極指導聯點鄉鎮鄉村振興戰略的定位、規劃與實施的工作。二是堅持創新履職,抓實依法監督“三個方式”。要不斷豐富監督形式、深化監督實效。對政府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專題詢問,加大監督力度;對代表建議辦理開展滿意度測評和網絡問卷調查,督促辦理落實與鄉村振興戰略有關的建議;對涉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有關部門開展工作評議、視察調研,啟動“一評二詢三問責”的方式,持續跟進,一抓到底,增強人大監督的權威性和實效性。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發揮人大代表的“三個作用”。要發揮宣傳引導的作用,使人大代表成為宣傳者、傳播者、踐行者,讓農民熟知中央的有關政策,積極參與實施;要發揮示范引領的作用,鼓勵代表積極開拓視野,帶領群眾共同創業,積極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要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積極化解鄉村的矛盾糾紛,淳化鄉風鄉俗,實現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有機統一,讓鄉村山美水美人更美。
來源:寧鄉市人大辦
作者:喻亞軍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