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龍山縣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為促進全縣生產發展、生活改善和民族團結作出了積極貢獻。
夯實基礎營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環境。龍山縣位于湖南西北邊陲,處于湘、鄂、渝三省(市)交界之地,總面積3131平方公里,轄鄉鎮(街道)397個村(社區),全縣總人口60.88萬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16個少數民族人口占71%。全縣把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推進。一是健全組織機構強化管理。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建立健全黨委領導、人大督促、政府負責、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全社會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二是發揮好社村主渠道作用。通過創建民族工作示范鄉村、示范社區,建立起“一網多格、一格多員、全員參與、責任分解”的管理模式,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良好環境。對土家族擺手舞、地龍燈、茅古斯、打溜子等民間文藝和特色飲食文化的開發力度,爭創民族文藝品牌。三是為創建活動樹立好標桿。通過樹立和宣傳典型,有效保證了創建活動具有持續影響力。如龍山電視臺、龍山報用人物專訪、系列報道等形式,廣泛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活動中涌現出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極大地調動了少數民族干部群眾參與創建活動的熱情。
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推動民族地區全面發展進步??h人大常委會不斷加大對少數民族政策、法規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積極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其一積極開展執法監督檢查??h人大常委會把黨中央有關民族工作重大決策部署,以及民族地區發展和穩定中的突出問題,少數民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重點,開展了自治條例、社會治安綜合條例等法規的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工作。其二堅持依法履職跟蹤問效。適時啟用詢問、質詢和特定問題調查等剛性監督手段,不僅聽取審議有關部門的專項工作報告,還采取聽取其審議意見落實情況報告、現場察看其整改落實結果,對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進行回審和滿意度測評等方法,善于發現和反映并糾正民族法規和民族政策執行中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其三促進民族地區民生改善。人大常委會認真審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事項和少數民族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及時作出決議決定。2017年度縣人大常委會共作出決議決定25項,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一些問題的解決和民生的改善。
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中的作用。人大代表是人民群眾推選出的優秀分子,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融中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民族團結結親幫扶、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活動中做出了表率。首先是加強少數民族代表工作。在調研和監督工作,縣人大常委會均邀請少數民族代表參與調研、監督等各項活動,做到深度參與、積極介入并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少數民族代表熟悉當地情況,懂本地民族語言、體察本民族群眾情感的優勢,成為了當好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問的橋梁、維護民族團結的紐帶。其次是主動作為積極參與扶貧。全縣1143名縣鄉人大代表與28個貧困村2036戶貧困戶實行了結對幫扶,推動了易地搬遷、危房改造、產業發展等順利實施。再次是強化民生建議辦理落實。人大代表來自各民族,代表的意見建議代表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心聲,縣人大常委會始終將代表滿意、群眾認可作為辦好建議議案的第一標準,建立健全“分工督辦、現場督辦、跟蹤督辦”的建議辦理機制,提高了辦理質量。近年來,在有關單位的配合下,做到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交待,一批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優化公共服務不斷提高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獲得感。全縣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第一是大力開展少數民族文體活動??h人大常委會積極支持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精品生產,多次組織開展少數民族文藝調演活動。龍山縣同時成立了土家族文化研究協會,挖掘、整理、開發土家族民間文藝,各中小學將擺手舞納入體育必修課和課間操等日常教學活動。另外,還定期開展民族文化下基層、民族文化進校園和民族團結進步大型圖片網上征集等活動。第二是促進流動人口享有公共服務。龍山縣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資源,統籌公共服務供給,努力使城市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同時,加大就業創業扶持、社會保障和子女入學幫扶力度,將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范圍,讓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員在龍山安家落戶。第三是維護少數民族群眾合法權益。龍山縣積極創造條件,滿足少數民族群眾在宗教生活、殯葬、歡度民族節日和傳承本民族文化方面的需求;全面清理糾正窗口單位、服務業、招工就業等領域的歧視性做法。
來源:龍山縣人大
作者:陳長雄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