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徜徉在鳳凰沱江堤溪河段,但見河水澄碧,群山吐翠,天藍氣清……隨便選取一個角度拍照,都是一幅美麗畫面。“我每天都會沿著沱江兩岸轉上一圈。”今年76歲的鳳凰縣沱江鎮虹橋村丁大爺告訴筆者。
近年來,鳳凰縣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圍繞青山、綠水、藍天“三位一體”生態環境建設問題,準確切入,履職行權,開展持續監督、跟蹤問效,打出了一套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組合拳,在生態鳳凰建設中彰顯了人大作為,贏得廣大群眾的一致贊譽。
描青,擦亮“生態名片”
鳳凰縣地處武陵山區腹地,境內生態環境良好,風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鄉村旅游發展潛力巨大。2013年6月,該縣人大常委會成立以分管農業經濟工作副主任龍志平為組長的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專題調研小組,先后赴茶田、林峰、山江等鄉鎮調研,了解森林資源保護情況。9月,該縣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縣政府關于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情況報告。提出“發展生態型鄉村旅游,實現鄉村旅游業可持續發展,以帶動生態文明發展”的理念,得到縣政府的高度重視。
2014年,該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制定了《鳳凰縣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并于同年的縣人大常委會第10次會議上原則通過,為該縣生態城市整體發展和旅游產業擴容提質奠定堅實基礎。
2017年,該縣人大常委會在集中調研全縣全域旅游發展情況時,提出“高標準編制以鳳凰古城風景名勝區、鳳凰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區、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帶及零星鄉村旅游景點的‘兩區一帶N個點’為布局的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的建議,又得到縣政府采納,并付諸實施。該縣人大常委會以實施鄉村旅游脫貧工程為抓手,督促縣政府深入開展以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植樹造林、城鎮綠化美化等為重點的綠色工程,以及森林禁伐減伐三年行動。期間,全縣累計完成各項造林44.8萬畝、封山育林14.6萬畝、森林撫育5.1萬畝、生態公益林補償5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8.31%。同時,還實施了山江鎮雄龍村等80個村落的農村環境治理示范村項目,創建省級生態環境優美鄉鎮6個、生態示范村10個,創建縣級“美麗鄉村示范村”81個。
如今,“中國十佳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佳休閑小城”“中國最宜居城鎮”“中國最美人文休閑旅游名縣”等榮譽稱號的獲得,就像一張張生態名片讓鳳凰古城“顏值大增”,名聲大振。
繪綠,激活“一江碧水”
3月6日,鳳凰古城北門碼頭,人來人往。剛從沱江泛舟景點上岸的浙江嘉興王女士興致勃勃地對筆者說:“人在船上坐,魚在水中游,在沱江泛舟的感覺真是太爽了。”
王女士說的沱江,是鳳凰古城的母親河,自西向東橫穿整個鳳凰縣城。以前,由于監管不嚴,飲用水源區域“野泳”、河邊違規經營和過度養殖嚴重影響了水質。
“作為人大,有責任保護母親河一江碧水。”歷屆人大常委會領導的認識高度統一。
2013年以來,該縣人大常委會每年都將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飲用水源地保護列為重點監督議題,多次組織委員和代表深入沱江流域持續開展飲水環境保護專題調研,聽取和審議縣人民政府關于水環境保護情況的報告,持續跟蹤督促縣政府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沱江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
在縣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該縣開展了沱江流域保護開發綜合行動,專門成立指揮部,加強對沱江河保護開發工作的指揮協調和督導。
2015年,該縣斥資1000多萬元,對鳳凰古城全長約3900米的沱江城區段,實施清淤及污水管網維修改造。同時,每年組織相關部門開展人工增殖放流魚苗和禁漁活動,既疏通了沱江河道,維護了沱江漁業生態資源,又凈化了沱江水質。
2016年,該縣召開縣、鄉(鎮)兩級會議研究環保問題10余次,組織了5次飲用水源保護區涉水安全專項治理,經過環保、水利、公安、海事等相關部門及各鄉鎮集中共同整治,飲用水源區域“野泳”、河邊違規經營等已基本銷聲匿跡。
2017年,該縣組織拆除沱江沿河養殖場32個、涉及建筑面積11302平方米。同時,還取締了長潭崗水庫庫區養魚網箱830余口,完成一級保護區內30余畝農田退耕工作,確保沱江河流域水體安全。
此外,該縣還投入資金8000多萬元,實施了沱江城市污水管網及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并按照城市發展規劃,順河建成長潭崗景區、橋頭公園、鳳凰記憶等10多處休閑景區公園。
綠滿沱江終有日,不信碧水喚不回。縣人大常委會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保護著沱江母親河的生態環境。如今,沱江以其優良的水質和“一湖春水碧,十里百花香”的美景成為鳳凰古城一道靚麗的“城市名片”。
護藍,防患“呼吸之憂”
“讓麗日藍天常相伴,是 200多位縣人大代表對政府提出的美好建議,是40多萬人民對政府寄予的殷殷期望,也是政府對全縣人民作出的錚錚承諾。大氣污染防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只要全縣各方共同努力,發揚鍥而不舍、一抓到底的精神,治理大氣污染的任何困難都能克服,人大代表的建議就一定能辦出成效,人民群眾的期望就一定會實現。”該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石岳兵在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調研座談會如是表示。
2013年至 2016年,該縣人大常委會每年都開展對縣政府實施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情況進行執法檢查,組織召開由縣環保局、經信局、住建局、發改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參加的座談會,實地檢查重點行業減排、大氣質量監測、揚塵污染整治和機動車尾氣治理等工作情況。執法檢查報告系統地分析全縣大氣污染的問題及原因,提出加快推進淘汰進程,下決心關停重污染企業,限批和淘汰落后產能等有針對性的建議。
2017年,又首次聽取審議該縣政府關于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要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全面貫徹實施環境保護法律制度,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等方面的突出環境問題。對于人大常委會的建議,縣政府高度重視,狠抓落實,重拳整治,實施了“關、停、并、轉”和生產工藝升級、技術改造等措施。2016年以來,全縣依法清理環保違規項目61個,其中淘汰關閉5個,完善備案33個,整頓規范23個,任務完成率100%;完成排污企業檢查119家,淘汰了16臺燃煤小鍋爐,完成了機動車排氣檢測站建設1個、機動車尾氣治理3600多臺。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據統計,近年來,全縣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率達90%以上,有力防患了百姓的“呼吸之憂”。
青山作證,綠水為憑。“縣人大常委會將持續監督下去,全力推動生態鳳凰建設,讓鳳凰更有實力、更加宜居宜游、更加幸福美麗!”展望未來,該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石岳兵的話語鏗鏘有力。。
來源:鳳凰縣人大常委會
作者:歐介中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