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必然要求。縣鄉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必須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人大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不斷推進人大工作與時俱進。
牢固樹立法治意識,使人大法律學習經常化制度化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把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作為首要任務,強化法律知識的學習,使人大法律學習經常化和制度化。一方面要認真深入學習憲法,準確全面掌握憲法精神實質,堅持用以憲治國的理念來統領人大各項工作,用憲法原則來指導人大履行各項職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要認真學習人大工作必備的法律法規和人大業務知識,加強對《地方組織法》、《監督法》和《預算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不但要熟悉人大工作的法定程序和工作原則,還要用法律體系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同時,要深入推進普法工作,積極引導和動員全社會開展全民法治學習宣傳和教育活動,在全社會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和違法可恥的氛圍,使全體人民都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提高監督工作實效,確保縣委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扶貧、生態環保和民生改善為監督重點,靈活運用多種監督方式,依法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保障和促進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適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時代,加強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法律法規得到正確有效實施,確保公民和法人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要把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結合起來,通過執法檢查,發現問題和不足,推動有關方面改進工作,推動修改完善有關法律法規。以推進依法行政、保證公正司法為重點,加強對“一府兩院”工作的監督,確保行政權、審判權和檢察權得到正確行使。要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的審查監督和對國有資產的監督。要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改進完善專題詢問工作,積極探索完善監督工作的方式方法。
依法行使好決定權,將縣委的決策轉化為人民意志
通過討論決定重大事項作出決議決定,將縣委重大決策部署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全縣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順利實現縣委確定的目標任務。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把縣委的領導貫穿于依法履職全過程,落實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堅決維護縣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自覺做到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和工作同力。要正確處理好縣委決策權和人大決定權的關系,科學界定人大討論重大事項的范圍,健全和完善重大事項議案的提出、審查、調研、審議、表決和公布等工作程序,使人大作出的決議決定更符合實際、更具有操作性。要全面實行人大常委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年度清單制度,確保凡屬人大及其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重大事項,都依法由人大及其常委會討論決定。要健全和完善決議決定的跟蹤督辦和反饋機制,強化跟蹤問效和督辦落實力度,維護決議決定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深化拓展代表工作,加強同代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
尊重代表主體地位,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更好地發揮代表作用,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加強縣鄉人大機關與代表的聯系,堅持和深化常委會組成人員直接聯系代表制度,擴大代表對常委會、專門委員會工作的參與;推動“一府兩院”定期或不定期召開代表座談會,就重大決策和工作征求代表意見。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系選民和群眾緊密的優勢,深入廣泛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和關注民生,發揮好下情上達、上情下達的橋梁作用,沉下身子,深入一線,把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愿望以及社會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審議工作報告、提議案和建議等方式向人大和“一府兩院”予以反映,為縣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要進一步完善代表聯系群眾制度,推進代表聯絡機構和網絡平臺建設。完善代表議案審議機制、改進代表建議辦理機制,完善代表學習培訓制度,增強代表依法履職能力和水平。
來源:龍山縣人大
作者:陳長雄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