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縣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安排,2017年9月份以來,城環工委在謝鐵山副主任的帶領下,通過組織座談、聽取匯報、實地察看、到四川雙流及江油考察學習等形式,認真開展“城鎮提質”專題調研,現將調查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打好“城鎮提質”等“六大戰役”是市委、市政府今年作出的重要決策,也是我縣工作的重中之重。城市建設不僅要在規模和空間上作文章,更要注重在城鎮化提質上找出路。今年以來,我縣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堅持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抓手,以打造品質活力祁陽為目標,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上展現了祁陽速度,創建了祁陽模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一)強化規劃引領,有序拓展縣城規模。初步構建了“一江兩岸”、“一環三軸、五區七中心”的縣城中心城區的空間結構。完成了縣城7大片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初步做到了縣城控規全覆蓋。完成了縣城戶外廣告設施、中小學及幼兒園布局、燃氣工程、農村垃圾治理、縣城環衛等專項規劃。今年縣城建成區新增面積2平方公里,城區人口新增1.6萬,城區學位新增2700個,至2017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29.4平方公里,縣城人口達到27.8萬,縣城建成區城鎮化率達49.7%。
(二)強化基礎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全縣上報國家、省住建部門實施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107個,擬投資700多億元。其中,祁陽大道年底將全線通車,其附屬的高架橋及地下綜合管廊在全市各縣區中屬首個,環城北路、環城東路、環城西路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縣城區62條道路提質改造工程全力推進。唐家嶺汽車站年前將投入使用。縣城西區綜合市場主體工程年底前將全面完成,王府市場已開工,蘆家甸、寶塔街、經開區、望浯園等市場前期工作有序推進。一水廠改造通水試運行,新埠頭水廠即將供水,老城區改造完成主供水管12.7公里,完成小區供水改造127個。燃氣完成主管網8公里、庭院管網22公里。浯溪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已投入運行,黎家坪污水處理工程試運行,白竹污水處理工程和白水污水處理工程完成廠區主體和“三通一平”。縣城建成垂直式垃圾中轉站12座,可移動垃圾中轉站3座,水平式中轉站2座。海螺水泥窯協同處理垃圾建設工程和茅竹垃圾填埋場日處理垃圾量600噸。
(三)以創衛為抓手,切實創優城市環境。按照“五園五化”的要求,拆墻建綠60個單位、建成小游園68個。開展了祁陽史上最大規模的拆違控違行動,全縣依法拆除違章建筑45.5萬平方米,其中縣城區36萬平方米。社區改造如火如荼,截止11月22日縣城286個小區申報改造提質,目前已完成157個。完成“四大家”辦公大樓、浯溪大橋、濱江豪庭、浯溪御園、新城名都等60余家單位建筑亮化。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縣在“城鎮提質”工作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取得的成績也有目共睹。但就目前我縣現狀,對照新型城鎮化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規劃方面。一是控制性詳規相對滯后。據了解,到目前我縣城區7大片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雖已編制完成,但尚在報批中,這就造成城區無詳規可依、無詳規可循,不能很好的指導城市建設和發展。二是各類專項規劃不健全,給城市建設、管理和發展帶來極大的困難。三是規劃編制水平和質量有待提高。由于資金有限,難以吸引優秀設計隊伍來編制規劃,做出的規劃不接地氣,“中看不中用”。四是規劃執行不嚴。規劃的生命在于執行,規劃一經確定,就應嚴格依法執行,“一張藍圖管到底”。相對而言,我縣城建規劃隨意性較大,“規劃跟著領導走”、“規劃跟著指揮部走”、“規劃跟著項目走”的現象時有發生,致使規劃變形、建設走樣。
(二)基礎設施方面。一是城區路網建設跟不上發展。主干道路幅標準不一,通暢性差,斷頭路較多,形不成整體循環,縣城路網結構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環線。二是城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特別是老城區學校、醫院、商業聚集區等公共場所停車場地嚴重短缺,公交車、貨車沒有專用停車場。三是城區農貿市場建設緩慢。除王府坪市場外,現有的市場基本上是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場地狹小、檔次不高、設施簡陋。四是城區環保設施建設滯后。生活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污水處理率低。五是城區環衛基礎設施薄弱。公共廁所和垃圾中轉站少。六是城區綠化建設不足。城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低,缺少景觀亮點和變化;還有城區公園、休閑廣場、體育場館等建設也嚴重不足。等等。
(三)建設品位方面。城市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必然擁有自己鮮明的文化特色。我縣城市建設給人總的感覺是缺乏地方特色,可以說沒有特色。主要表現在整個城區建設比較零亂,城市缺乏統一的格調、特色,更沒有靈魂。由于歷史原因,城區街道兩側多是有天有地的鋪面房,缺少體現我縣歷史文化底蘊的特色景觀建筑,沒有代表我縣城市形象和品位的標志性建筑。新區建設更多的是項目倒推規劃,建筑的形態、色彩、功能和文化內涵單調,缺乏獨有風貌和文脈特色,沒有一脈相承的風格。棚戶區改造也是一個項目一個設計,缺乏系統、完整的規劃引導。城區房地產開發多,大小不一,學校、幼兒園、醫院、農貿市場、垃圾中轉站、公共廁所等綜合配套設施少得可憐。居民小區容積率偏高,樓間距太近,公共綠地少,環境品質差。城區綠化建設隨意性大,一個指揮部一個風格,更多的是滿足于植上樹、種了綠,但層次感、美感不強,小游園、小綠地等節點綠化不多。
(四)文明意識方面。城市因人而生,人是城市的主體,人的文明意識的高低決定著城市文明水平的高低。自我縣開展創衛工作以來,縣城居民文明意識有所提高,但總體不容樂觀,特別是公共意識較差,如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機動車隨意停放、行人無視交通信號燈過馬路等“任性”現象普遍存在,也出現了環衛垃圾箱、港灣式公交車站點、下水道檢修井一定要但一定不能安裝在自家門口的怪現象,這些都是影響“城鎮提質”不可忽視的因素。
(五)建設資金方面。應該說我縣城市建設資金壓力大,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資金投入主要靠政府單一投資,招商引資和社會融資的渠道不寬,民間資本投入微乎其微,僅憑“吃飯財政”難以安排大筆財政資金用于城市建設。
三、幾點建議
(一)要堅持規劃先行,引領“城鎮提質”之路。
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指南,科學規劃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我們在雙流、江油考察學習,他們舍得高薪聘請國內知名設計院及專家,高起點、高水平編制規劃,他們反復強調沒有當初的科學規劃,就沒有今天的雙流、江油。
一要完善各項規劃的編制。要在《祁陽縣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2012年修改》指導下,盡快完成詳細規劃、城鄉一體化規劃的修編以及各項專項規劃的編制。同時,要強力推進國民經濟、土地利用、城鄉規劃“多規合一”工作,真正發揮規劃對城鄉建設管理的綜合調控作用。
二要高水準編制規劃。要想方設法確保規劃經費,切實解決因規劃資金不足致使規劃滯后、規劃水平不高等突出問題。要拓展規劃視野,積極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或單位參與規劃編制,健全“政府決策、專家建議、社會參與”的體制,按照把整個城市當作景點建,把個體建筑當作景觀建的思路,狠抓規劃設計細節,特別要注重城市功能和建筑特色,高起點高標準規劃,確保城市規劃特色鮮明,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權威性、長遠性。
三要加強規劃審批后管理。認真落實規劃相關法律、法規,始終堅持“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原則,嚴把選址定點關、方案審批關、開工放線關和竣工驗收關。
(二)要完善城市設施,夯實“城鎮提質”基礎。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城鎮提質的迫切需要,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強烈愿望的需要。
一要大力籌措資金。要上跑政策,通過多種措施積極爭取上級各類資金支持搞建設;要外引商資,通過以商招商、親情招商、整片招商,吸引一批有實力、有資質、有信譽的國內外大公司、大資本加盟縣城拆遷改造;要內搞運作,加快搞好城鎮無形資產經營,使無形資產通過一定的形式轉化為有形資產,從而籌集更多的建設資金,實現城市建設的良性循環;要做強平臺,積極推進城建投體制改革,做大做強投融資平臺,擴大投融資規模,確保城鎮建設資金。
二要根據發展的需要,優化路網布局,徹底消滅城區斷頭路。目前環城路、祁陽大道二橋、燈塔路大橋的建設迫在眉睫。要發展和完善公用配套設施,把建設公用停車場與棚戶區改造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地下和立體停車設施,結合祁陽大道綜合管廊建設、陶鑄廣場改造及金盆路與祁陽大道地下互通建設也急需提上議事日程;提高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小區等建設項目的停車場配建比例。要改造完善城市供水設施,提高城區供水質量,保障供水衛生安全。
三要以創建智慧水務試點縣和全國海綿城市試點縣為契機,加強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排水系統,加快老城區雨水管網的改造進度,力爭早日建成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
(三)要著力產城融合,筑牢“城鎮提質”支撐。
城鎮要提質,產業是支撐,也是市民安居樂業之所在。把縣城建成“50平方公里、50萬人口”生態、智慧、園林現代化中等城市,必須堅持以城鎮為載體、以產業為核心,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
一要優化城鎮產業布局,加快產業集聚,形成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相互協調的城鎮產業格局。祁陽經開區要積極探索由“政府建園”向“市場建園”轉型,黎家坪建材工業園、白水科技工業園要努力發揮產業集聚、產城融合的典型示范作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城市空間同步發展,吸引外來人口及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
二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特色小城鎮。按照“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旅則旅”的原則,深入挖掘不同城鎮經濟基礎、資源稟賦、地方文化、產業特點、民風民俗等特色要素,強力推進小城鎮“10+X”工程建設,加快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
三要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調整、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全面放開落戶限制,鼓勵農村居民入戶城鎮,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同時,積極探索與化解農民市民化在教育、住房、社保、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成本分擔,加快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四)要突出生態環境,展現“城鎮提質”品質。
生態環境是城市的生命。要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環境,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抬頭見樹木,低頭見花草,推窗見景,開門見綠,讓城市融入大自然,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
一要著力做好環境優化文章。與我們縣城見縫插針式的房地產開發相比,成都雙流區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中心建8000畝濕地公園給我們太多震撼。我們要按照“五園五化”要求,做到城市有公園、單位有庭園、社區有花園、小區有游園、百姓有家園。要全力實施城市凈化、綠化、亮化、文化、智能化,加快推進城區主次街道和城市節點的美化亮化。要全力實施城市綠化,大力推進規劃造綠、見縫插綠、拆墻透綠,提質改造祁陽大道、浯溪路等主次街道綠化提質,提升城市生態。
二要堅持建新城、改舊城。在加快推進楊梅湖片區、高鐵新城片區建設的同時,要加快老城區棚戶區改造。要結合地下綜合管廊試點為著力點,加快推進地下工程建設。要加強城中村集中連片開發改造。大力推行集中連建、小區安置和貨幣安置方式,這樣既有利于城市建設,又有利于城市環境衛生的綜合整治。
三要加大文化娛樂、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特別是加快教育設施建設,徹底解決日益突出的學位問題。
(五)要融入文化底蘊,彰顯“城鎮提質”品位。
一座城市的魅力具有外在和內在雙重魅力。內在魅力在于積淀,上千年的傳統文化傳承、良好的人文素質、各種古代建筑等層層堆積出內在魅力。外在魅力則是由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水平,文明、整潔、有序、平安的城市環境所表現出來。
一要強化文化保護傳承。浯溪碑林、祁劇、祁陽小調、祁陽石等“四張歷史文化名片”是老祖宗及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城鎮規劃和建設中要充分吸納。特別在浯溪風情小鎮建設上,可以充分借鑒國家特色小鎮“詩意中國、太白故里”江油市青蓮鎮的用地、規劃、招商、安置等做法,打造祁陽特色,使浯溪小鎮既有“顏值”,又有“氣質”。
二要提升市民素質。要以創衛為平臺,通過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多方配合,多層次、多形式、大力度地宣傳教育,褒揚新風尚,貶責丑陋習,切實提高市民社會公德意識、環境保護意識、城市主人意識和遵紀守法等意識,彰顯祁陽文明之美。
三要提高管理水平。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要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縣為契機,繼續完善平安祁陽和社區網格化建設,大力推進智慧黨建、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政務、智慧安監、智慧消防等建設,切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營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的良好氛圍,共同打造大家的美好家園。
來源:祁陽縣人大常委會
作者:陳愛君 曾武軍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