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的規律,探清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邏輯和進路,這是當前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首先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強化問題意識
強化問題意識,認真研讀十九大報告和深入了解學生,找到十九大精神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及大學生成長成才之間的關聯,這是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邏輯起點。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思想理論、觀點判斷、方針政策,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指導思想與最新內容,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任務和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緊密聯系。十九大報告蘊含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原理”課的教學內容,講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并創造性地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方法的認識和把握,有助于大學生掌握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工具。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思想、理論及觀點,直接構成“概論”課的教學內容,講清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使大學生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能夠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正確的價值導航。十九大報告蘊含的黨史觀、中國近代史觀、國情觀,是“綱要”課的教學內容,講清十九大報告對于歷史事件、歷史事實、歷史變革、歷史方位的判斷和分析,有助于大學生認識黨史、國史、國情,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十九大報告關于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的思想,成為“基礎”課的教學內容,講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法治中國建設,有助于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
問題邏輯建構
堅持“精”和“管用”的原則,抓住十九大精神的內涵和實質,結合大學生思想實際,建構具有邏輯關聯“問題鎖鏈”,這是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關鍵環節。
堅持問題導向,廣泛收集問題。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課教學,需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課堂問答、作業批改、網絡答疑、文獻查找等方式收集與十九大密切相關大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建立問題庫,弄清大學生對十九大精神的認知狀況、興趣所在及疑惑之處。
依據教學目標,整理分析問題。按照學習宣傳十九大精神“六個聚焦”的要求,堅持整體把握與突出重點、知識教育與思想教育、理論宣傳與價值塑造相結合,以是否有助于實現教學目的為根本標準對收集來的各種問題進行歸類、甄別和篩選。
結合教學主題,形成問題鎖鏈。把國家發展主題和學生成長主題結合起來,以大學生關注的問題牽引十九大精神,用十九大精神關照大學生的成才成長,依據理論邏輯、認知邏輯、歷史邏輯等形成“問題鎖鏈”。
問題教學開展
以問題為導向,用“問題”來牽引,通過問題解析與理論闡釋釋疑解惑,幫助大學生學習和領會十九大精神,這是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方略。
依據“問題鎖鏈”,建構教學內容。以“問題”為紐帶,“問題”承載思想理論。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到底是個什么新思想”這一問題承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關內容。以“問題”為引線,“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如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在哪里”這一問題激發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思考。通過問題解析闡釋思想理論和塑造價值觀念。如通過解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不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飛躍,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貢獻和地位;通過對過去5年的成就和變革的分析,既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又幫助大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
結合教學實際,選擇教學方式。一方面,通過專題教學集中講授。如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角度凝練專題,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基本國情角度凝練專題,講清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一方面,通過與教學內容結合,進行分散講授。如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及十九大報告關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部署分別貫穿到相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之中去講授。
按照教學設計,開展問題教學。從日常生活、時事新聞、歷史典故、領袖話語、調查報告等引出教學“問題”,創設問題情境,使之生動形象和富于懸念。以“問題”為線索,按照認知邏輯逐個呈現與解答,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講究授課藝術,精心設問,善于發問,做好問題討論。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既不脫離理論空談實際,又不脫離實際空談理論。堅持問題分析與價值引導相結合,既從科學角度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策,更從價值角度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立場和方法。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陳德祥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