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十八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實踐進行了深刻的理論總結,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豐富的黨的政治建設思想。深入學習和貫徹習近平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必須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這一思想的實踐邏輯。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后來他又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這一論斷做了強調,并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納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就必須加強黨的各方面建設。黨章規定,“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其中,黨的政治領導是把握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守政治原則、提出發展戰略、做出重大決策等方面的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核心,這一核心地位決定了“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只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才能提高黨的政治領導力,才能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維護黨的團結統一。黨的團結統一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目標,也是黨實施全面領導、確保長期執政、實現歷史使命的基本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強有力的政治保證,黨的團結統一就是一句空話。”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必須以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為核心,抓住堅持黨的政治綱領、堅定黨的政治理想、堅守黨的政治紀律等關鍵環節,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沒有政治綱領、政治理想、政治紀律,我們黨就不可能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我們黨必將成為一盤散沙。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注重政治建設,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強調“一切行動聽指揮”,保證了黨的團結統一,增強了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黨同樣需要通過政治建設來鞏固和增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我們黨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我們黨的建設狀況總體上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腐敗、不守政治紀律、理想信念不堅定、組織渙散、對黨的民主集中制陽奉陰違等突出問題,有的問題還比較嚴重,比如腐敗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區域性腐敗和領域性腐敗交織,窩案串案增多;用人腐敗和用權腐敗交織,權權、權錢、權色交易頻發;官商勾結和上下勾連交織,利益輸送手段隱蔽、方式多樣;有的公然對抗、妨礙組織審查,形成‘攔路虎’。”再如不守政治紀律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用“七個有之”作了概括。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大力加強自身政治建設,取得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顯著成效,在新時代,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必須繼續發揮黨的政治建設的統領作用。
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當前,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長期存在,復雜嚴峻;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尖銳地擺在我們黨面前。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克服我們黨面臨的風險和考驗,必須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講政治,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凈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只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才能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真正增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最終是為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為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擁有新起點、新氣象、新希望,也存在著新挑戰、新矛盾、新風險,只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我們黨才能團結帶領人民開展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的偉大斗爭,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彭正德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