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來到上海和浙江嘉興,追尋我們黨的根脈,深情闡釋“紅船精神”,宣示了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政治信念,為全黨上了一堂生動深刻、直抵靈魂的黨課。“紅船精神”有什么深刻內涵?它和有著強烈革命精神的湖湘大地有什么樣的關系?我們應該如何發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湖南日報今天約請三位專家對此進行解讀。
“紅船精神”: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價值追求
“紅船精神”是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為主要內涵的革命精神,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巨大的政治優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價值追求。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強調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
一、“紅船精神”奠定了中國共產黨價值追求的歷史起點
政黨的價值追求是政黨及其各級組織和成員對某種理論及其相應政治理想的堅定不移的價值選擇和執著追求,主要體現在政黨為其政治理想不懈奮斗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整體精神風貌。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追求就深刻體現在中國革命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之中。其中,基于96年前在嘉興南湖宣告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紅船”而概括提煉的“紅船精神”,則具有獨特貢獻和地位。因為紅船精神是在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為人民幸福與民族復興而奮斗的歷史過程中、在他們的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建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從一開始就蘊含了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價值追求。
一方面,紅船上誕生的黨綱明確規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這就明確顯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和價值追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瞻仰南湖紅船看到《中共第一個綱領》與《中共第一個工作決議》時所說的:“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綱領文件中開宗明義確立了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鮮明寫下‘工人階級’‘無產階級’這些字句。盡管處于初創階段,但奠定了我們黨的前進方向和基石”。另一方面,作為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開篇,“紅船精神”也是其他革命精神的直接源泉。黨的歷史上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以及抗震救災精神等等各種革命精神,都與“紅船精神”有著淵源關系。這些革命精神是始終激勵和鼓舞著中國共產黨人不斷進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等崇高價值追求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紅船精神”不僅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而且標注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及其核心價值追求的崇高的歷史起點。
二、“紅船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價值追求的核心內涵
任何一個政黨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標和價值追求。以“首創、奮斗和奉獻”為內涵的“紅船精神”,集中概括了建黨前后我們黨開展革命活動所體現出來的革命精神風貌,表征了中國共產黨建黨的意義、目標和宗旨,昭示著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價值追求的目標方向與核心內涵。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追求。習近平總書記還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就在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報》發表的《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署名文章中指出:“‘紅船精神’就充分體現了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這也就集中體現了黨的先進性,是黨的先進性之源。”中國共產黨在紅船上宣告成立,從紅船上揚帆啟航,劈波斬浪,開天辟地,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從這個時候開始,黨就把自己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就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推動中國歷史前進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領導核心作用。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定的共產主義追求。“一大”會議期間,我們黨就處在白色恐怖中,由上海轉至嘉興,在南湖紅船上完成締造中國共產黨的使命。為什么面對挫折毫不動搖?靠的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追求。為誰立命、為誰謀利,始終是政黨核心價值追求中的立場性、根本性問題。在紅船上宣告成立時,中國共產黨就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指導下,對這個問題作出了明確選擇。紅船上討論通過的綱領,是一個歷史性的重要文獻,它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無產階級性質,申明了黨的政治主張,規定了黨的奮斗目標、組織原則以及共產黨與其他政黨的關系。這種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建黨精神,使我們黨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義無反顧地把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和根本追求。
三、“紅船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價值追求的時代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鄭重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價值追求也是如此,在不同歷史階段被賦予不同的時代特征,表現為不同的歷史任務與要求,中國夢也是當前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價值追求。作為黨的精神財富重要組成部分與黨的核心價值追求重要體現的“紅船精神”,正在日益彰顯出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和旺盛生命力,日益彰顯出中國共產黨核心價值追求的時代特征。
一方面,“紅船精神”豐富和提升了當前中國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追求的內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啟示我們: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等。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啟示我們:只要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堅定的信念,任何艱難險阻都可戰勝;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記黨的宗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啟示我們: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等。這些都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核心價值追求的重要保證。
另一方面,紅船精神為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不斷進行核心價值追求注入了精神動力、提供了行為示范、增強了價值自信,為持續開展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價值觀教育等提供了重要內容與重要路徑。自2005年習近平總書記《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一文首次系統闡述“紅船精神”以來的1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紅船精神”的鼓舞下,南湖紅船成為全國人民尤其是黨員干部心向神往的革命圣地。在黨的重大紀念、主題教育活動期間,到南湖紅船緬懷革命先輩,重溫入黨誓詞,已成為重要的黨員主題日活動。這些既對講好中國故事和中國共產黨故事產生了積極影響,又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講師團主任)
弘揚“紅船精神”,強化黨的政治建設
嚴華
“紅船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進入新時代、邁向新征程,重溫“紅船精神”、勇立時代潮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確保黨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以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為首要任務。我們黨從紅船啟航,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正因為我們黨有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弘揚“紅船精神”,就要傳承對黨絕對忠誠的紅色基因,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維護黨中央權威,絕不是一般問題和個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則性的問題,是黨性,是大局,關系黨、民族、國家前途命運。”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我們要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四個意識”,堅決擁護和捍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黨的核心地位,著力增強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要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執行黨的政治路線,保持堅強的政治定力,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要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為有力抓手。中國共產黨有著重視黨內政治生活的優良傳統。96年前,在南湖紅船里,中共一大通過的綱領明確規定:“地方委員會的財務、活動和政策,應受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監督。”這是我們黨黨內政治生活的起步。弘揚“紅船精神”,就要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為增強黨的“四自能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黨內政治生活。”他強調:“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黨內政治生活的光榮傳統。光榮傳統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同時,我們要立足新的實際,不斷從內容、形式、載體、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進和創新。”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我們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自覺學習黨章,嚴格尊崇黨章,模范踐行黨章,忠誠捍衛黨章;要嚴格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反對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傾向;要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要強化政治責任,健全責任體系,切實履行管黨治黨的職責;要自覺接受監督,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
以完善和落實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為堅強保障。紅船是我們黨管黨治黨的歷史起點,在中共一大通過的綱領里,確立了強化黨內監督、實行嚴格紀律、防止發生貪官污吏化等重要思想和原則要求。弘揚“紅船精神”,就要堅持管黨治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規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加強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讓法規制度的力量充分釋放”。我們要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牢牢抓住民主集中制這個重要制度法寶,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制度優勢;要加快形成覆蓋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各方面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使黨內法規制度更加科學、嚴密、有效;要嚴格制度執行,提高執行力,讓鐵規發力、禁令生威,確保各項法規制度落地生根。對違規違紀、破壞法規制度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要堅決嚴肅查處,不以權勢大而破規,不以問題小而姑息,不以違者眾而放任,堅決防止“破窗效應”。
以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為堅實支撐。“紅船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所體現出的“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貫穿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實踐歷程,無疑是黨內政治文化的核心內涵之一,奠定了黨內政治文化特有的標識和氣質。弘揚“紅船精神”,就要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堅實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重任,不斷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把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這既需要真理的力量,又需要人格的力量,而黨內政治文化正是我們黨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集中體現。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推進黨內政治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要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大力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要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積極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以提高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為關鍵之舉。“紅船精神”蘊藏著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執政能力建設的豐富內涵。弘揚“紅船精神”,就要把講政治作為第一要求,形成與領導職責相匹配的政治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政治能力是領導干部的第一能力,是履職盡責的牢固根基。領導干部作為黨執政興國的骨干和中堅力量,其政治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牢牢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在統籌推進“四個偉大”進程中,領導干部要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切實提高政治能力,不斷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要加強黨性鍛煉,提高政治覺悟,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要加強政治歷練,錘煉政治品格,磨礪政治意志,在實踐中積累政治經驗,努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
“紅船精神”閃耀湖湘大地
莊超
“紅船精神”所承載的“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集中體現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創立者的革命精神。它與湖湘文化、湖南人的精神密切相關,與毛澤東、蔡和森的建黨理論與實踐一脈相承,具有跨越時空的永恒價值和強大生命力,在湖湘大地閃耀璀璨光芒,并被湖湘兒女弘揚光大。
一、激勵湖湘兒女心憂天下,敢為人先,求實創新
“心憂天下、敢為人先、求實創新”是湖湘兒女的出生印記,也是湖湘共產黨人的精神底色。古往今來,無論是推動社會變革,還是推動實踐創新,湖湘兒女都有著不俗的表現。東漢桂陽郡人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位列影響世界的“四大發明”;宋代周敦頤成為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明清時期王夫之的船山學說“為民族光復之源”。近代以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湘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更是深受湖湘文化“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革故鼎新”的影響,踐行“紅船精神”的靈魂——“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開一代風氣之先,成為求實創新的先驅。
“大學之道在新民”。1918年4月14日,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進步青年,在長沙成立以“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為宗旨的新民學會。一個“新”字,引領一群湖湘兒女邁向了“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求知、探索、發展、創新之路,創造了多個“最早”和“第一”:
1920年7月,蔡和森在蒙達尼會議上提出“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成為提出“中國共產黨”名稱的第一人;同年11月,毛澤東、何叔衡在長沙秘密創建國內和海外8個共產黨早期組織之一;1921年10月,毛澤東、何叔衡主持建立全國第一個省級黨組織——中共湖南支部,毛澤東為第一任書記;1922年9月,粵漢鐵路、安源路礦、水口山等工人大罷工,掀起湘區第一次工運高潮,震動全國;作為大革命時期全國農民運動的中心,湖南至1927年5月,全省農會會員達600萬人,居全國第一位。這些開創性歷史,將永耀史冊。
二、激勵湖湘兒女堅定信仰,百折不撓,擔當奮斗
“堅定信仰、百折不撓、擔當奮斗”是湖湘兒女的精神特質,也是湖湘共產黨人的人格魅力。從《史記》中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到楊度的“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從屈原的“吾將上下而求索”,到王船山的“六經責我開生面”;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左宗棠的“身無半畝,心憂天下”,從譚嗣同、唐才常、熊希齡等人積極推進的改良維新運動,到黃興、宋教仁、蔡鍔等人勇挑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的時代重任等等,有力印證“百折不撓、擔當奮斗”一直被湖湘兒女奉為座右銘,在湖湘大地傳承踐履,縈繞回蕩。
近代以來,湖湘共產黨人為了實現民族解放與國家富強,拋頭顱、灑熱血,百折不撓、勇于奮斗、敢于擔當、不懼犧牲,書寫了無數感天動地的英雄傳奇,把“紅船精神”的支柱——“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革命戰爭年代,在湖湘這塊紅色沃土上,先后爆發了秋收起義、湘南起義、桑植起義、平江起義,從而創建了井岡山、湘鄂西、湘鄂贛、湘贛、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湖湘兒女為革命作出了巨大犧牲,全省英名在冊的烈士有15萬人,已查明的烈士約20萬人,犧牲的革命烈士和被殺害的革命群眾達100多萬人。為了信仰,毛澤東為革命獻出了6位親人,在他抬頭望月的眼眸中那一抹化不開的柔情里,有的是對于“驕楊”的最深切懷念;為了信仰,賀龍參加革命前已經是軍長,卻心甘情愿“脫下皮鞋穿草鞋”,率部參加南昌起義,堅決跟共產黨走;為了信仰,夏明翰就義前留下了震古爍今的詩篇“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在艱苦卓絕的革命征程中,為了信仰,湖湘共產黨人始終無所畏懼、愈挫彌堅、百折不撓,以“砍頭只當風吹帽”“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與敵人進行殊死搏斗,終于打出了一個紅彤彤的新中國、新湖南。
三、激勵湖湘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民奉獻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民奉獻”是歷史賦予湖湘兒女的神圣職責,也是歷史賦予湖湘共產黨人的價值取向和根本宗旨。在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征程中,我省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共湖南省委引領湖湘兒女始終堅守著出發之時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沒有忘記為什么出發,始終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宗旨,始終將為人民謀幸福作為自己的使命,努力踐行“紅船精神”的本質——“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新中國成立后,湖湘兒女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領導下,以前所未有的沖天干勁和巨大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在一窮二白的三湘大地上譜寫最新最美的詩篇、勾畫最新最美的畫圖,初步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工農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了湖南發展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變革,為后來的奔小康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共湖南省委率領湖湘兒女大刀闊斧、砥礪奮進,辦實事、惠民生,人民福祉顯著改善,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大幅提升。從2012年至2016年,全省累計投入民生資金1.54萬億元,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61萬。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人均分別達到28838元、10993元。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深入實施,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兩房兩棚”建設有力推進,解決了1000萬居民的住房困難問題。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城鄉全覆蓋。
紅船不朽,精神永存。“紅船精神”一頭連著黨的根脈淵源,一頭指向更為廣闊的未來。在激情燃燒的烽火歲月,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已經鑄就了經典式的紅船傳奇;在當今這個火熱的新時代,充滿朝氣的新一代湖湘兒女正在描繪著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壯麗畫卷。讓我們繼續汲取“紅船精神”的力量,當好“紅船精神”的弘揚者和踐行者,推動紅船繼續破浪前進,勝利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葉建軍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