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進一步加大“三農”工作和精準扶貧力度,各類惠農政策和資金日益增多。與此同時,加強對涉農資金的監管,保護群眾“政策奶酪”,成為當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對此,暖水鎮人大高度重視,加強調研,積極建言鎮黨委政府要充分發揮好包村干部的作用,切實加強對涉農資金的監管。
一是當好宣傳員,政策落實到戶。包村干部是財政涉農資金政策的執行者和宣傳者,充分發揮包村干部直接接觸農民的優勢,能夠更好地做到政策宣傳到戶,咨詢服務到戶,監督實施到戶,切實提高財政資金運行透明度。
二是當好監督員,資金落實到位。包村干部對村級情況掌握全面,涉農資金項目的申請、立項、招標、實施能更加直觀的進行實施監督,真正做到全過程、全方位參與監管。
三是當好聯絡員,反映群眾心聲。包村干部更加貼近群眾,群眾需要什么,涉農資金政策怎樣更好地服務群眾,包村干部最有話語權。包村干部既能主動向鄉鎮負責人和財政部門傳遞群眾呼聲,還能將財政資金管理信息,傳達到群眾,做好溝通協調,促進工作開展。
四是當好考核員,推出績效效果。由于包村干部具有面向第一線、了解基層情況的優勢,可以起到以社會監督員的方式,參與涉農項目的申報、立項、報賬和驗收等全方位的監管,對每個項目都可以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評價,實現多層次、多環節、日常化監督,使資金績效監督活動貫穿于資金管理和使用的全過程,促使財政資金從資金分配型向監督型轉變,實現財政資金項目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加快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機制,強化項目管理的績效。
來源:汝城縣人大常委會
作者:朱曉龍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