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是把雙刃劍。既要給權力放權,讓權力實現合理、合規和合法的管理價值,實現權力的行政效能最大化,又要讓權力有分寸感讓權力理性運行,敬畏權力。筆者認為,制約和監督權力,必須進一步整合監督力量,把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規范權力運行的監督體系,確保權力行使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
強化自我監督。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及學習中,黨員干部要始終做到胸懷理想、堅定信念,并作為自己終身的奮斗的動力和行為準則,做到個人利益服從于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恪守為民之責,多辦為民之事。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用好手中的權力。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樹立嚴謹務實的作風,努力改造主觀世界。做到立足本職不因循守舊,開創性地做好本職工作,用新思想、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方案、新舉措開創新局面,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工作生活中,要始終做到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自我提高,始終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絕對不做,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要管好自己。以實際行動樹立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
強化法律監督。法律監督是促使領導干部依法行使權力的重要保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依法加強對“一府兩院”的監督和對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保證審判機關依法獨立公正開展行政審判活動,強化檢察機關對立案偵查活動、審判和執行活動的監督,防止和查處領導干部失職瀆職、濫用職權行為。加強行政監督察和審計監督,強化對政府職能部門履行監管職責情況的監督,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圍繞堅持正確原則、明確問責重點、把握問責對象、完善問責方式和用好問責結果等方面,織密扎緊制度籠子,實現本地區、本單位問責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健全問責機制,既要加強責任教育,弘揚責任文化,喚醒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又要加強問責警示引導,對典型案例及時通報曝光,做到問責一個、警醒一片,增強黨員干部的事業心、責任感,激發責任自覺。
強化黨內監督。黨內監督是永葆黨的肌體健康的有力武器。對一個擁有8800多萬名黨員的執政黨來說,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必須把講政治放在首位。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從12個方面對黨員干部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規范,條條都是政治要求,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供了重要遵循。黨的各級組織必須擔負起執行和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責任,確保準則各項要求落到實處。黨員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是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必須多設探頭,使其決策、用人及個人有關事項更加公開透明,置身于黨組織、黨員及群眾監督之下。監督不能大而化之,必須是盯住人、看住事,就要有具體的招數。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增強自我革命的勇氣,使積極開展監督、主動接受監督成為自覺行動,把我們的制度優勢充分釋放出來。
強化巡視監督。要認真落實巡視工作條例,緊緊圍繞加強黨的領導這個根本,重點發現黨的領導弱化、組織渙散、紀律松弛、主體責任缺失、管黨治黨不力等問題,抓好巡視成果運用,充分發揮震懾遏制治本作用。選好配強派駐隊伍,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和制度。積極探索解決市縣鄉黨內監督全覆蓋問題,使監督不留死角、沒有空白。從廣義上來講,黨內監督就是黨委要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抓好巡視工作是落實責任的具體化。巡視是政治巡視,而不是業務巡視。要通過巡視監督,推動嚴明政治紀律、落實主體責任、狠抓整改見成效,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巡視要聚焦聚焦再聚焦,把焦點對準黨組織的政治責任,對準黨員領導干部應當肩負的政治職責,發揮利劍作用,確保從嚴治黨真正落到實處。
強化合力監督。加強系統思維,統籌監督資源,發揮民主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重要作用,增強監督合力。要創造條件、拓寬渠道方便人民群眾的監督,堅決消除各種人為障礙,嚴肅懲處打擊報復行為。當前,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微博、微信通訊的廣泛應用,成為群眾傳遞信息、參與社會事務的重要渠道。要高度重視運用和規范互聯網進行監督,建立健全網絡輿情收集、研判、處置機制,對反映領導干部違紀違法的問題要及時調查處理,對反映失實的要及時澄清,對誣告陷害的要追究責任,對制造和傳播網絡謠言的要依法加以打擊,推動網絡監督走上法治化、規范化軌道,不斷聚集和提升網絡監督的正能量。要認真聽取和吸收人民政協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和批評。發揮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人民團體的監督作用,支持和保證群眾監督。
來源:龍山縣人大
作者:陳長雄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