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上下凝心聚力開展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婁底市冷水江市人大常委會積極履職,主動作為,發揮自身優勢,組織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全力助推脫貧攻堅,促進貧困戶增收致富,用實際行動奏響了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時代樂章。
正面引導,聚集代表力量
“根據脫貧攻堅產業扶貧的有關政策,您養一頭豬可以在出欄時補貼500元,種植一畝蔬菜可以補貼500元”。 8月1日鐸山鎮人大代表蘇克家來到貧困戶蘇先元家里,向其宣講脫貧攻堅有關政策,并與蘇先元一起算好年度經濟收入賬。
從今年開始,冷水江啟動人大代表向人民群眾“送政策、送溫暖、送法律”主題活動,全市轄區內的國、省、婁底、冷水江、鄉鎮五級人大代表全參與,以代表以代表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圍繞脫貧攻堅主題,通過人大代表向人民群眾送政策釋民惑、送溫暖解民困、送法律促和諧。
“全市各級人大代表要積極發揮個人優勢特點,想方設法,主動作為,通過實際行動幫助困難群眾、扶助貧困人口,多做好事、多辦實事,為全市脫貧攻堅出一份力。”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易振在7月20日召開的“三送”活動動員大會上,向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發出號召,提出了要求。
8月1日,蘇泉和往常一樣,來到位于金連村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工地,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作為省、市、鎮三級人大代表的蘇泉,時刻將老百姓的安危和訴求放在心上,在此次脫貧攻堅戰役中,蘇泉在走訪中了解到鐸山鎮金連村處于采空沉陷區的金陽沖院落,地質情況復雜,每當暴雨來襲,地表和房屋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損,目前多棟房屋成為危房。蘇泉一方面研究精準扶貧政策,摸準易地扶貧搬遷有關政策要求,另一方面積極向上級匯報,以省、市、鎮人大代表的身份積極為貧困戶爭取,在市、鎮扶貧工作部門,貧困戶之間來回奔波,最終確認2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符合易地搬遷的條件。在人員、項目確定后,蘇泉又主動幫助協調選地,邀請專業人士對新址進行地址勘測,確保地基安全穩定,在項目招投標、施工中,蘇泉又自告奮勇當起監督員,代表23位業主對工程的施工、進展、質量等方面全程監督。蘇泉說:“要努力讓每一位老百姓都享受到黨的好政策,希望這23戶貧困戶能夠早日入住,在新居里安居樂業。”
近日,市人大代表周惠平在市扶貧辦、農業局、畜牧局、鎮政府等多個部門間輾轉奔波,了解有關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的有關政策,為三尖鎮石槽居委會的周海平、周芝文、周維柏三位貧困戶建設養牛場做好有關政策、資料的對接,并到三位貧困戶家里,傳達扶貧知識和政策,一起來到山頭,為養牛場的選址、平地、通水、通路等事項而奔走服務。目前,養殖場已經初具雛形。
與他們一樣,冷水江轄區內的500余名各級人大代表都已經積極行動起來,有的為貧困戶送去慰問金、有的介紹貧困戶到自己企業務工、有的為貧困戶發展生產提供資金物資幫扶……一場由人大代表投身脫貧攻堅的攻堅戰役已經打響,勢必為全市脫貧攻堅注入全新的力量。
履職作為,唱響“人大聲音”
“精準扶貧要在精準識別上下功夫,識別都沒有精準,何談精準扶貧?”、“要培養老百姓正確的榮辱觀,要堅決摒棄‘以貧為榮’的觀念”、“現在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拆戶現象還比較多,與我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就是這樣的情況,有子有女,并且有贍養能力,將年老父母單列就是貧困戶”。
在5月25日的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劉登平、陳伯適、艾仕良分別發言,將問題指向精準識別。當天,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全市脫貧攻堅工作。
在會議審議時,參與了人大常委會組織的調研活動的市人大代表劉恒才直言:“扶貧工作更多的是涉及‘三農’的工作,農業生產講究一個時令,開展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的時候要講季節,在春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扶貧工作是一項雪中送炭的工作,不是錦上添花,要充分汲取新農村建設的經驗教訓,減少村級債務,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嚴格把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段一飛坦言。
“要加大政策宣傳學習力度,要讓每個幫扶干部、駐村干部了解吃透,讓每一位扶貧干部成為扶貧專家能手,行業扶貧政策要具體可操作,提高駐村幫扶、扶貧開發的工作實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清結合駐村幫扶工作實際談了感受。
出席會議的市扶貧辦、市農業局負責人以及市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紛紛發言,接受詢問,對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疑問進行一一回復,對未盡事宜進行解釋說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伍龍光在會上作出表態發言:市人民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力度,將脫貧攻堅的底子搞準搞實,切實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扶貧,并將對會議審議情況一一記錄,并交由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辦理。
30人次的發言審議,從調查掌握的實情出發,結合政府的工作匯報,紛紛為政府進一步加強工作,加快脫貧攻堅步伐提出意見和建議。
“夯實底子、部門聯動,做到精準發力。問題導向,落實政策,建立長效機制。擴大宣傳,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落實責任,加強督查,確保公開透明。”綜合該次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情況,以市人大常委會的名義將審議意見交給市人民政府落實辦理。
如何助力精準扶貧,市人大常委會從2014年開始就著力推進,每年將脫貧攻堅納入年度工作要點,通過聽取專項匯報、主任會議視察、代表委員調研、執法檢查等方式開展,在監督中支持、在支持中參與。其中,兩次在常委會會議上聽取市人民政府專項工作匯報,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多次組織委員、代表進行視察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議和意見,為全市脫貧攻堅建言獻策、保駕護航。
身體力行,走實“幫扶路徑”
今年初,冷水江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派出幫扶工作隊,進駐鐸山鎮官溪村,用實際行動參與脫貧攻堅,官溪村也成為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脫貧攻堅中“單位包村”的對象。
如何幫助官溪村發展產業,如何激發村集體的自身“造血”功能,幫扶工作隊開動腦筋,常委會主任會議還多次進行研究。“官溪村下一步的發展要在山林上做文章,要開發利用好荒山資源,建設‘綠色銀行’。”在6月5日的官溪村新一屆村級班子會議上,市人大機關駐鐸山鎮官溪村幫扶工作隊常務副隊長肖志雄道出了村級發展的建議。很快,該條建議被村支兩委認同,并表決通過,列入本屆村支兩委大事。隨后,工作隊又組織村支兩委成員來到周邊渣渡、金竹山等鄉鎮考察,并聯系隆回、懷化等周邊市縣的林業部門,前往學習取經。同時,積極幫忙跑林業、農業、水利、發改、移民等政府部門,爭取項目、爭取資金,著力為村里的荒山造林創造條件。7月,開發龍盤山進入實質性階段,挖機隆隆,村干部、幫扶工作隊員身影在荒山茅草間定產業路走向、查看地質情況、辨別土壤肥力……日前,龍盤山荒山開發已成雛形,盤山公路已經拉通毛坯路,今年綠化片進入整地階段,氣候適宜就將栽種經果和生態林木。根據三年綠化行動,將分批次,分步驟地對整體山林進行開發、養護,確保1000畝荒山成為高質量的綠地,讓荒山變成“綠色銀行”,真正造福子孫后代。
在幫扶工作隊駐點幫扶村集體的同時,機關干部與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一對一”幫扶,從4月份至今,每位幫扶干部至少走訪貧困戶4次,多的超過10次。面對22戶貧困戶的各家情況,工作隊與幫扶干部制定了“一戶一策”,將家庭致貧原因、勞力情況、基本實情與各項扶貧政策結合起來,列出脫貧時間表,制定脫貧路線圖。
“兩頭豬能夠這么輕松地賣出去了,特別感謝市人大的幫扶干部”,貧困戶胡承富一邊數著豬肉錢,一邊說著感謝。6月30日上午,冒著大雨,冷水江市人大幫扶工作隊如期來到官溪村四組胡承富家,將兩頭土豬肉所賣的9200元送到其手中。為了將貧困戶喂養的土豬肉賣出去,幫扶工作隊員開動腦筋,通過手機開啟微店,并順利地將胡承富家的兩頭土豬給賣出去了,也得到了胡承富一家的高度認可。
在工作隊的幫扶下,蘇新國、胡承富分別在響蓮實業、龍盤山煤礦找到了工作,實現了就近就業;蘇鳳姣的易地扶貧搬遷新房已經建成,胡送連的易地扶貧搬遷已經購買商品房并入住;胡國興的危房改造正在施工中,年底有望住進新房;蘇金連、胡蘭坤、胡好善、胡義文的低保申報,已通過村評議,等待市、鎮審批……一個個小小的變化在貧困戶家里發生。冷水江人大正在用實際行動,一步一個腳印地踐行著自己的圣神職責和豪邁誓言!
人大常委會履職盡責,監督發力;人大代表全程參與,精準助推;人大機關包村扶貧、傾心幫扶,共同繪就了冷水江市人大助力脫貧攻堅的作戰圖,為全面建成小康,打好脫貧攻堅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冷水江人大
作者:吳超華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