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來看,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由于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歷史欠賬多,基礎設施薄弱,治理形勢依然嚴峻,治理任務依然艱巨而繁重。
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聽取了天津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貫徹落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情況匯報后指出,要突出以下重點:
進一步加強法律的宣傳教育,使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深入人心,使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行動、共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著力解決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中的突出問題,要扎實做好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進一步加強進口廢物監管,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系統建設;
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和司法保護力度,不斷提高執法監管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水平,要依法加大對環境污染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形成有力震懾。
堅決堵住洋垃圾進境渠道
7月11日上午,檢查組在天津市迎賓館召開了工作匯報會。
天津市政府副市長孫文魁在匯報時介紹,天津嚴厲打擊走私工業廢料、電子廢物、生活垃圾、廢塑料等“洋垃圾”行為,今年1至4月,立案查處進口固體廢物刑事案件13起,對19人采取強制措施。
這一情況引起了執法檢查組的注意。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詢問:“這些企業主要是通過哪些方式來走私?”
天津海關副巡視員儲斌回應稱,“洋垃圾”走私主要是通過貨運渠道藏匿、偽報、假借或倒賣他人許可證等方式。對此,天津海關始終保持打擊的高壓態勢,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5日,天津海關緝私局共立案偵查進口固體廢物刑事案件21起。
“必須保持打擊的高壓態勢,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思考,進口廢物怎樣在源頭上管好?”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云龍問。
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王彥生介紹,目前進口廢物原料的檢驗檢疫監督管理已形成了包括裝運前檢驗、口岸到貨檢驗檢疫、后續監督管理、供貨商收貨人注冊登記、風險預警、統計分析在內的全過程檢驗監管體系。
“要認真貫徹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關于固體廢物進口管理的制度規定,嚴格落實《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堅決堵住‘洋垃圾’進境渠道,加強對進口廢物原料口岸檢驗和通關、運輸流通、加工利用等全程監管,嚴防進口廢物污染環境。”陳昌智指出,要進一步加強進口廢物監管。
促進危險廢物處置規范化
“2015年8月,天津市濱海新區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當時幾乎所有的公司都無法進入現場處置危險物,還是他們進去處理的。這也是此前環保部批準他們組建處置中心的原因,這個公司在危險廢物處置上確實做得很專業。”參加檢查的環保部副部長翟青說。
翟青所說的公司,指的是天津市合佳威立雅環境服務有限公司。
天津濱海合佳威立雅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凌介紹,公司持有環保部頒發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對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49大類危險廢物中除第HW15爆炸性廢物以外的48大類危險廢物,都可以收集、運輸、貯存、處理處置及綜合利用。
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和天津市環境保護科研院共同組建了國環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天津)有限公司,2010年向環保部遞交了國家環境保護危險廢物處置工程(天津)中心的建設申請,并于2011年2月經環保部正式批準組建。
加強危險廢物處置技術研發和推進產業化、促進危險廢物處置運營和管理規范化、培養危險廢物處置設施的運營和管理人才……蔡凌介紹,為更好地開展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技術研發工作與相關科技成果轉化,該工程中心正在做一些能夠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工作。
“企業在營利的同時,也要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對此,執法檢查組成員給予了肯定。
“危險廢物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威脅巨大,一旦發生事故,后果十分嚴重。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危險廢物非法處置問題。”執法檢查組指出。
濱海新區有關負責人在向執法檢查組匯報時介紹,濱海新區自2016年開始運行“危險廢物在線轉移監管平臺”,所有危險廢物實現電子聯單線上審核監管,同時還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多種手段,持續推動企業落實處理危險廢物的主體責任,2015年至今,濱海新區涉固體廢物環境違法案件共計39起,涉固體廢物環境污染犯罪移送案件11件。
執法檢查組指出,要扎實做好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視醫療廢物非法處置問題,高度重視利用滲坑暗管偷排化工、皮革、金屬加工等行業廢液污染環境問題,嚴厲依法查處,做好專項整治工作。
探索“互聯網+資源回收”模式
作為我國目前北方最大的循環經濟園區,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已形成了工業區、科研服務居住區、林下經濟帶“三區聯動”循環互補的經濟發展格局。
其中,最被執法檢查組關注的內容,是其在“互聯網+”的應用。
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管委會主任魏建軍介紹,在回收模式上,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已開始探索傳統回收模式向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模式轉型,相繼建立了“百度回收站”“回收哥”APP網絡回收平臺。
執法檢查組聽完之后,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當前固體廢物收購中,仍然存在收購分散、效率低下等難題,例如,如果對于廢舊橡塑等物品實現高效率收購,勢必會大大加大廢物利用的效率。利用‘互聯網+’的方式,可否實現?”
魏建軍介紹,目前園區正在探索相關的經驗,鼓勵企業創建互聯網線上業務平臺,探索采用眾包、O2O等新型的回收模式、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實現“互聯網+資源回收”模式及環保設備、設計、咨詢的網上采購和服務,支持環保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開展跨產業的合作和并購。
執法檢查組認為,廢物是相對的概念,理論上講,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處理成本的降低,許多廢物都可以轉化為新的資源,探索并應用“互聯網+”,對于廢物的收集和處置效率,將會有較大提升。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蒲曉磊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