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原副主席、省旅游學會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游碧竹(前一)一行應邀赴省人大機關扶貧點調研指導扶貧工作。
座談會現場。
省政協原副主席、省旅游學會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游碧竹。
6月14日上午,省政協原副主席、省旅游學會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游碧竹,省旅游學會會長熊健,省旅游協會副會長鐘永德、夏軍,省旅游學會首席專家團專家李應昌等一行11人,應省人大機關駐村扶貧隊的邀請,專程赴水源村調研指導旅游產業扶貧工作。
上午8點,一場急促的大雨使氣溫驟降,雨后空氣更加清新。年近80的游碧竹冒雨來到水源村,一行人先后考察了村十里荷塘、楊梅、蔬菜種植地,在建中的村民服務中心、水庫、旅游道路等工地,絡絲潭、茶馬古道、溶洞群等待開發旅游景點,以及跑山雞、石蛙養殖合作社。
經過3個多小時的考察調研,游碧竹一行來到工作隊駐地會議室召開了旅游幫扶研討會。各位專家從專業角度紛紛獻計獻策,一致認為,水源村的旅游資源有特色,基礎條件非常好,發展旅游產業應該充滿信心;要找準市場定位,可以先從家庭親子市場和老年人市場入手,逐步拓展;要對焦本村農產品特色,做好生態飲食的文章;要整合資源,理順水源村這個“大場子”,要瞄準市場,結合資源特色,擬制一個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同時,要特別關注貧困人口,防止因旅游發展引起新的“兩極分化”。省旅游學會會長熊健指出:總體看,水源村發展旅游大有前途。規劃時,既可以作為云陽山旅游區的一部分,也可以相對獨立;旅游的主體部分目前要放在山下,生態休閑是主業,做好餐飲、住宿和購物等產業,形成綜合性的“水源生態休閑旅游區”;要運用市場主導的開發思路,逐步開發水源特色“旅游產品”,做大“水源旅游”。最后,游碧竹同志綜合大家的意見做了講話,他指出:水源村現有的生態農業產業很有特色,要做強做優,扶貧和鄉村旅游都可以以此為基礎。村里今年種的“十里荷花”是個好項目,面積還可以擴大,提高其觀賞性,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創造出更多的效益;要優化投資環境,包裝項目引進旅游投資商,既可以緩解資金壓力又可以幫助村里把旅游思路拓寬拉長;要逐步完善旅游的各個要素,可以增加些特色旅游項目:如民俗表演、研學、會務等,植入文化內涵;積極發動村民參與,大力加強人才培養,使村民既是“農業人”又是“旅游人”,最終的目的是農民得到實惠、旅游做出特色;同時,建議村里現在就可以進行先期市場運作。他表示相信,水源村作為茶陵縣旅游開發“五朵蓮花”中的一支,隨著核心景區開發的推進,今后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
一同調研的還有茶陵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的領導。
來源:扶貧工作隊
作者:徐理云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