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中辦、國辦《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及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關于切實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靖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立法進程,近段時間,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人大組織相關部門組成立法調研組,赴該縣三鍬鄉、寨牙鄉、平茶鎮、大堡子鎮、坳上鎮、甘棠鎮等鄉鎮開展《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民族傳統文化村寨保護條例(草案)》立法調研??h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徑霞、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文平參加了調研活動。
調研組一行實地調研了國家級、省級、市級和縣級非遺項目、非遺基礎設施,詳細了解了傳統村落的保護情況。在三鍬鄉、寨牙鄉、平茶鎮、大堡子鎮召開了立法調研座談會,聽取了各鄉鎮政府關于非遺和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總體情況匯報,并與鄉鎮干部、村民代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及社會各界進行了深入交流,征求對《條例(草案)》的意見和建議。座談會上,各參會代表針對非遺和傳統村落為什么要保護、保護什么、怎么樣去保護等核心問題提出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他們認為,當今社會發展迅速,非遺和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消失得也很快,我縣出臺《民族傳統文化村寨保護條例》很及時、很有必要。
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徑霞在座談會上多次表示,樹立文化自信,傳承是基本功。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不可再生的、潛在的旅游資源,對于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實施生態立縣和旅游活縣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她強調,今后在新農村建設中,要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保護工作,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的保護列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要盡快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規劃,對一些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非遺項目和傳統村落,進行有計劃的搶救性保護和修繕,做到切實有效保護,使傳統文化得到傳承與發揚光大。
下一步,縣人大常委會及相關部門將繼續開展調研工作,進一步征求各方意見建議,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凝聚智慧,根據這次調研和征求意見情況,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條例(草案)》,并積極做好審議準備工作,確保《條例(草案)》順利出臺。
來源:靖州人大辦
作者:易禮兵 李延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