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組一行聽取情況匯報。梁斌勛攝
群眾在瀏陽市民之家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梁斌勛攝
調研組在瀏陽市民之家了解不動產登記和產權交易等情況。梁斌勛攝
調研組到村民家中了解農村不動產登記情況。梁斌勛攝
調研組在北盛鎮不動產登記站了解情況。梁斌勛攝
4月7日,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環資委副主任委員姜玉泉帶隊赴瀏陽市調研不動產登記工作,認為瀏陽的經驗和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巡視員吳正輝、省人大環資委委員吳建平參加了調研活動。
調研組一行先后聽取了有關情況匯報,深入瀏陽市民之家、北盛鎮等地現場調研不動產登記改革情況。據了解,2014年6月,瀏陽被確定為我省三個不動產統一登記試點縣(市)之一。該市圍繞試點改革要求,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建立了一套符合實際的不動產統一登記管理制度,2016年1月5日,該市成功頒發了全省首批不動產權證書,基本形成了不動產統一登記試點“瀏陽經驗”,得到省國土資源廳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介。
瀏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敏說,該市今年繼續推進試點工作,促進改革成果全面落實。首先實現登記類型全覆蓋。明確將土地、房屋、林權、水域灘涂養殖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登記職責進行整合,嚴格按照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以及實施細則規定,全面開展房屋所有權、土地使用權、抵押權、預告登記等登記業務;其次簡化流程提實效。該市理順與登記密切相關的服務職能,將不動產登記的申請、受理、審核、登簿、發證等職責全部整合到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使程序更加簡化,辦證更加便捷。同時按照“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原則,從申請受理到登簿發證,各環節在不動產登記中心內部自動對接,實行標準化流程作業,切實提高辦事效率。積極推動新老登記信息系統無縫對接,建立部門協調機制,優化工作銜接流程,做到不脫節、不斷檔,使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第三,創新舉措優服務。他們主動創新服務方式,開展“延時、預約、上門、集中”等特色服務,為“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力求做到“急群眾之所急”,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瀏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旭介紹,去年9月1日,該市又在全省率先啟用首個縣級市民之家,將不動產登記業務全部入駐,實現了“一廳式辦公、一窗式受理、一票制收費、一網式運行”。該市的做法和經驗,得到省國土資源廳的肯定,并在全省范圍內推介。截至今年4月5日,瀏陽市共辦理了不動產登記業務75634宗,其中頒發不動產權證21995本,出具不動產登記證明37313份。
2016年11月23日,瀏陽又被確定為全省不動產統一登記深入改革試點三個縣(市)之一。該市充分發揮勇于擔當、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圍繞試點任務,不斷探索創新,將不動產登記服務窗口全面延伸到鄉鎮。通過創新推行“互聯網+”登記模式,在全市32個鄉鎮、街道國土資源所設置服務窗口,大瑤等鄉鎮不動產登記業務入駐鎮政務中心,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腿”,廣大群眾足不出鄉即可享受不動產確權、登記及領取證書的服務,做到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城鄉同步。同時探索農村不動產首次登記辦法,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調查確權和登記工作,完善林權調查確權登記的工作機制和規范。2016年全市共頒發林權類不動產權證書106本。另外全面推進不動產權籍一體化調查,以地籍調查為基礎,充分運用1:2000影像圖,推進城鎮地籍數據更新,開展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提高登記效率和質量。
在調研中,瀏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吳震說,瀏陽經驗引起了國土資源部的高度重視,2016年底,瀏陽市又被列入全國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縣(市),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先行先試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對此,該市迅速制定改革“路線圖”,穩妥有序推進改革試點工作,市長擔任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統籌研究解決試點中的重大問題。精心編制實施方案,明確改革的目標、任務和進度,選定關口街道(含原溪江鄉)開展山嶺單項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目前初步摸清了道源林場、瀏陽河(關口段)、道源水庫等基本狀況信息,啟動公開招標程序選定技術單位,進行自然資源調查確權工作,為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打下了良好基礎。
調研組一行與當地干部和群眾進行了深入交流,認真了解和收集相關情況,仔細詢問改革的瓶頸所在,共同探討深化改革的制度和措施。對于瀏陽提出的相關請求,調研組負責人表示將盡力幫助呼吁,引起省內高層的重視和支持。姜玉泉認為,瀏陽市不動產登記試點改革的力度大,進展快,效果好,已經積累了一整套基本做法,操作性比較強,具有示范作用。他表示,瀏陽經驗有特色,能復制,值得借鑒和推廣。
來源:省人大環資委
作者:梁斌勛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