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
2016年5月
為了解我省“六五”普法工作情況,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在常委會副主任謝勇帶領下,于去年9月赴岳陽市及君山區,衡陽市及衡東縣進行“六五”普法檢查驗收。今年4月14日,內務司法委員會聽取了省司法廳關于全省“六五”普法工作情況匯報,4月25日至26日,赴湘潭市及岳塘區、湘鄉市進行調研,聽取了當地政府普法工作情況匯報,召開了組織、宣傳、司法行政、教育、財政、人社等部門負責人以及人大代表、企業和村民代表、律師等參加的座談會,聽取意見和建議,實地察看了湘潭九華法治文化公園,湘鄉法治文化廣場。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2011年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深入推進依法治理,較好地完成了“六五”普法目標任務,有效提高了全省公民的法律素質,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加強保障,普法工作有序開展。一是加強組織保障。各級在制定“六五” 普法規劃的基礎上,召開專門會議,由黨委、人大、政府主要領導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啟動“六五”普法工作。省里成立了由省委書記任組長的法治湖南建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市州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和辦事機構,配備了專職人員,做到工作有領導分管,有部門負責,有專人具體抓。二是加強制度保障。省人大常委會和市縣兩級人大常委會分別出臺法制宣傳教育地方性法規、普法決議決定。2011年省人大常委會出臺《湖南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把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湘潭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 推動“法治湘潭”建設的決議》,衡陽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六五”普法決議》和《關于建設法治衡陽的決議》,推動普法工作全面開展。三是加強普法經費保障。各級財政為普法提供經濟保障,各市州均將普法經費列入了財政預算。岳陽市政府將普法專項工作經費從人平0.1元提高到人平0.2元,納入了財政預算。衡陽市從人平0.1元提高到人平0.3元。
(二)分類開展,普法工作更有針對性。一是根據不同對象普及不同的法律知識。對于全省國家公職人員,省司法廳堅持每年編寫公職人員普法讀本,并開展年度學法考試。對于農村,組織編寫《法律明白人-農村實用法律案例精析》讀本,免費發放到全省每一個村委會。對于企業,則重點普及與生產經營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巴陵石化,衡陽華菱鋼管有限公司都重點圍繞《公司法》、《合同法》、《招投標法》、《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企業所得稅法》等法律法規,對全體員工進行普法宣傳教育。二是突出重點普法對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各地以開展“法律六進”(進機關、進單位、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活動為載體,突出加強了對領導干部、青少年、農村干部群眾、社區居民和流動人口、企業員工等重點對象的學法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工作經驗。如,各級黨委學習中心組定期學法制度,領導干部學法述法制度,中小學配備法制副校長,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做法在全省普遍實施,收到了良好成效。湘潭市開展法官、檢察官、公安民警和律師(簡稱“三官一律”)進社區(村)活動,每個社區(村)派駐一位法官、檢察官、公安民警和律師,每周要求一個工作日以上駐社區(村)開展工作,做好基層矛盾化解、法制宣傳、法律咨詢等工作,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邵陽市近三年建成市(村)民法制學校5055所,直接面向基層群眾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為群眾提供各類法律服務18000余件次,預防和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糾紛。衡東縣建立縣、鄉政府和縣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機制,社會反響很好。
(三)創新形式,普法宣傳活動影響廣泛。各地堅持了過去的一些傳統普法形式,如利用宣傳標語、宣傳車、板報、宣傳櫥窗、燈箱、電子顯示屏等載體,進行廣泛宣傳。還創造性地開展了普法宣傳教育:一是持續開展年度最具影響力法治人物暨法治事件評選活動。近5年來,我省先后評選出47位法治人物、50起法治事件,大力弘揚了法治精神、在全社會產生了強烈反響。二是構建“全媒體大普法”集群宣傳體系。充分發揮大眾媒體的集群效應,注重新媒體在法制宣傳教育中的快速傳播作用,以報刊、電視、網站、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為平臺,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特別是“互聯網+法治宣傳”的運用,加大微博、微信、H5等移動終端為代表的新媒體普法力度,加強了互聯網創新成果與法制宣傳教育的深度融合。三是開展“你學法我送票”大型普法活動。2015年,面向全國網民舉辦了“你學法我送票,請你暢游張家界”活動。來自20余個省的200余萬網民參與了答題活動,擴大了普法宣傳的參與度。
(四)以點帶面,法治文化建設扎實開展。一是加強陣地建設。2011年出臺關于加強城市戶外法制宣傳公益設施建設的文件。2014年推出實施法制宣傳教育“十百千萬工程”。2015年出臺《關于加強全省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意見》,并在湘潭市召開了全省法治文化建設現場推進會。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迅速發展,目前,全省建成法治公園、法治廣場、法治長廊358個,法治教育基地176個,其中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項目達到26個。二是加強法治文化活動。各地還把法治宣傳與戲曲、小品、舞蹈、花燈等群眾文藝有機融為一體,普法深入人心。還通過法治電視劇、法治微電影等形式,在省、市、縣三級電視臺及網絡播放,營造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五)學用結合,法治創建活動深入推進。加強“地方、行業、基層”依法治理,積極開展“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依法辦事示范窗口單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等法治創建活動。目前,全省法治創建覆蓋率達到100%。全省32個單位先后被授予“全國法治創建先進市(州)”、“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榮譽稱號。916個基層執法單位先后被授予“全省依法辦事示范窗口單位”榮譽稱號。61個村(社區)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352個村(社區)被評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思想認識有待提高。調研反映,“重經濟建設、輕法制教育”的思維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形式主義的現象依然存在。少數領導干部認為普法教育是軟任務、軟指標,難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對普法工作的重視不夠;有些領導干部認為與自己關系不大,對于普法宣傳教育只是搞一下形式,應付了事;少數基層干部甚至存在錯誤思想傾向,認為群眾掌握的法律知識越多,群眾工作反而越難做,導致工作積極性不高。雖然省委辦、省政府已下發了《關于在全省國家機關中實行“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的意見》,但在具體落實中,有的部門只是“形式上應付”,缺乏工作主動性。《湖南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在有些地方貫徹落實不夠。
(二)部門配合有待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涉及各個方面,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但目前的普法宣傳教育工作還缺少一套科學有效的組織協調機制,各部門、行業組織和單位各自為戰,各搭各的臺,各唱各的戲,力量分散,存在割裂現象,工作的推動靠領導的重視程度,難以形成整體合力。比如在當今法治主弦律的新形勢下,法律下鄉還是以“搭車”的形式搭在科文衛“三下鄉”活動中。基層單位特別是鄉鎮、街道的普法工作司法行政一家承擔的工作量比較大,其他部門、單位有被動參與多,主動介入少的現象。
(三)工作保障仍顯不足。全省普遍存在人員缺、經費少、職能弱等問題。目前我省各級法制宣傳教育辦公室專職人員分別是:省8人、市州3-5人,縣(市區)2-3人、鄉鎮1-2人,其中很多人還是身兼數職,宣傳教育專業技術人員更是少之又少,有些市州甚至沒有,職能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承擔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基層司法所,大部分是“一人所”,工作點多面廣,任務重,往往是疲于奔波、窮于應付,用在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方面的時間精力都顯不足。普法經費保障還是處于較低水平,大部分縣(市、區)普法經費還包含在司法行政機關公用經費中,沒有依法單獨列入財政預算,也沒有做到專款專用,有的縣普法經費還是處于多年前的人均0.3元的水平(如汝城縣),一直沒有提高。特別是利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展普法宣傳教育,經費保障更顯得捉襟見肘。
(四)普治結合不夠緊密。經過“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雖然在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一些地方、部門的法制宣傳與法治實踐結合得還不夠緊密,學用脫節問題依然存在,普治“兩張皮”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有些領導干部或多或少還有“人治”的舊觀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社會事務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強。
三、幾點建議
(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具有長期性,需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面系統,自上而下共同推進,形成更加科學的、統一的、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制。要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的要求,認真落實國家“七五”普法工作規劃、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議和《湖南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提高認識,落實措施,切實提高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實效。各級政府要經常聽取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情況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把法制宣傳教育納入政府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內容。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進一步提高法治意識,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級法治領導小組和宣傳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大眾傳媒要自覺履行普法責任,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制作刊播普法免費公益廣告。廣播電視臺要增加免費公益法制宣傳時長,各大報刊要增加免費公益普法的版面覆蓋面。
(二)抓好重點對象的法制宣傳教育。法制宣傳教育的對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點對象是領導干部和青少年。要堅持把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進一步健全和落實黨委中心組學法、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任前考法、年終述法等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要注重考試考核結果的運用,將領導干部的法律素質狀況和依法辦事能力納入年度考核內容,與領導干部的提拔使用和評先評優掛鉤。要針對青少年違法犯罪高發的現狀,強化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制教育格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把法制宣傳教育列入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內容,使學校的法制教育做到有計劃、有教材、有教員、有課時。深入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周和法治文藝進校園活動,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設。
(三)進一步健全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機制。一是強化法制宣傳教育剛性責任機制。認真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的普法責任。督促宣傳、文化、教育部門和人民團體在普法教育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要加強職能部門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普法宣傳教育深入開展。二是進一步強化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考評和激勵機制。建立一整套有權威性的長效評估機制。強化工作考核考評,制定工作標準,定期檢查驗收,公開評比結果。建議將五年一次的普法總結表彰納入全省常規表彰項目。同時建議參照“文明單位”創建模式,開展“法治單位”創建活動。
(四)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保障。一是加強隊伍建設。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隊伍建設,增強隊伍力量,解決人員不足,不專的問題。建立適應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專業化要求的人事制度,確保政治素質高、職業操守好、業務能力強的優秀人才進入法制宣傳教育隊伍。要加強法治新聞隊伍、法治文藝宣傳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他們在法制宣傳教育中的中堅作用。二是加強經費保障。要按照《湖南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的規定,將法制宣傳教育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切實予以保障。
(五)強化普治并舉,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在全社會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把法治文化納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法治文化與地方文化、行業文化、企業文化融合發展。要結合法制宣傳教育,強化行業、地方、基層依法治理,進一步推進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和法治單位、依法辦事示范窗口單位、誠信守法示范企業、依法治校示范學校、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等多層次多形式法治創建活動,在各行各業形成依法辦事的氛圍和習慣,切實解決普治“兩張皮”的現象。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