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后,龍山縣人大常委會機關25名人大代表分別深入到石羔街道苦竹社區和農車鎮舍龍村兩個扶貧村,走訪慰問了79戶扶貧戶,并送去幫扶資金45200元。該縣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幫困工作,有效加快了貧困群脫貧致富進程。
“這回明白了,能否確定為精準扶貧對象,一看房、二看家中有無讀書郎、三看家中勞動力強不強,有了這些條件,我們能不能成為建檔立卡對象,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在華塘街道唯一社區,縣人大代表王先林準確透徹的政策解讀讓村民王景仁豁然開朗。該縣1700名縣鄉人大代表深入村民家中察民情、聽民聲,通過走訪、詢問、摸底,詳細了解貧困戶“家底”找準致貧“癥結”,理清脫貧思路,幫助貧困戶制訂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
人大代表通過政策宣傳、走訪座談、思想疏導,在種植、養殖、小額投資和勞動用工等方面給予貧困戶“幫帶脫貧”,使因貧、因殘導致生活困難的群眾消極悲觀情緒,重樹生活信心。對于存在“等、靠、要”思想心態的困難群眾,從思想予以感化、行動上給予幫助,強化其靠勞動謀生、靠勤勞致富的觀念。
茨巖塘鎮人大主席帶領鎮相關工作人員、深入到茄佗、銀山村宣傳調研異地扶貧搬遷工作,與群眾面以面宣講政策,就安置方式、選址等問題證求意見,發放宣傳資料,為確保異地扶貧遷工作落地奠定了基礎。該縣轄21個鄉鎮(街道)、397個村(社區),現有貧困村227個,有貧困人口15.19萬人。省州縣鄉四級人大代表與貧困戶結成了“一對一”“一對多”幫扶對子。代表們通過智力幫扶、產業幫扶和資助扶持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該縣各級人大代表通過“聯系一批、脫貧一批、鞏固一批”的方式結對幫扶貧困戶2036戶,實現了代表結對幫扶貧困戶全覆蓋。
龍山縣鄉兩級人大組織和引導人大代表通過“四看”來檢驗扶貧幫困是否精準,督促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把扶貧工作抓實做細。一看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項目安排精準;二看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確保資金使用精準;三看產業項目與家庭實際結合度,確保措施到戶精準;四看實際效果,確保脫貧成效精準。同時,組織人大代表,圍繞精準扶貧工作展開相關調查,并針對扶貧對象識別工作中存在的徇私舞弊、優親厚友等違規現象,形成意見及時反饋給同級政府,督促整改落實。縣鄉人大通過組織人大代表開展視察、調研等方式,圍繞精準扶貧工作察民意提建議,切實推動貧困群眾最迫切的困難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內溪鄉滅賊村貧困戶張宜久告訴筆者,該村在人大代表的倡導下,依托緣鑫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以扶貧投入和貼息貸款做成本,合作社提供菌棒、技術服務和實行訂單回收,帶動村里貧困戶發展香菇種植,一年下來,全村315戶貧困戶人均就可增收600多元。
來源:龍山縣人大
作者:陳長雄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