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市會同縣廣坪鎮位于會同縣西南部,南與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交界,西連貴州省天柱縣地湖鄉、遠口鎮,北與該縣林城鎮、青朗侗族苗族鄉、炮團侗族苗族鄉接壤,全鎮總面積133.6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委員會,196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2000余人,其中侗、苗等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2.5%,侗、苗民俗濃郁,侗、苗文化豐富。由于該鎮地處湘黔兩省接邊區域,與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毗鄰,不同的政策差異給該鎮的計劃生育、綜治維穩、文化教育、產業發展等各項工作帶來了難度。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之前,周邊的群眾互相往來較少,因山林田地糾紛、生產生活瑣事引起的矛盾頻發,不利于各民族團結進步。自2015年以來,該鎮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把民族團結作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將民族團結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鎮黨政一班人齊抓共管,確保各項措施的落實,促進了民族團結事業蓬勃發展,有效地維護了湘黔邊界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推動了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進步和繁榮。
加強宣傳教育,營造濃厚氛圍
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教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鎮里成立了民族團結工作領導小組,由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民族團結進步宣教工作。各機關、村(居)委會均設立相應的宣傳陣地,特別是利用侗族特有的農歷四月八楊姓氏族吃黑米飯、農歷六月八日趕廟會、春節等傳統節日及唱山歌等形式經常性開展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活動。一是宣傳方式多樣化。利用宣傳窗、文化長廊、報告會、座談會等等多種形式,對黨的民族政策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宣傳、幾年來,共發放簡報20期5000份以上,展出宣傳版面20多個,召開座談會12次,接受宣傳及教育的群眾達2萬余人。二是宣傳內容重點突出。以普及黨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規為主題,廣泛宣傳《湖南省散居少數民族工作條例》、《湖南省民族團結教育讀本》等法律法規,大力弘揚少數民族群眾中堅持團結與和諧、遵紀守法的典型,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和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三是宣傳活動與愛國主義相結合。堅持弘揚少數民族團結和諧的光榮傳統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起來,舉辦“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等大型簽名活動,展出宣傳掛圖100多張,進一步提高了少數民族群眾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了反滲透、反分裂的自覺性,有效地激發了少數民族群眾積極為轄區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作出積極貢獻的熱情。
創新創建載體 化解矛盾糾紛
廣坪鎮有8個行政村與貴州省天柱縣遠口鎮、地湖鄉交錯居住,形成了“房前屋后兄弟分屬兩省、上坎下田父子歸屬兩地”的獨特現象。正是基于這種獨特的社情,加之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思想作祟,兩省邊界群眾相互產生隔閡,經常會因山林、田地、灌溉等瑣事發生矛盾糾紛,引發成群體性事件乃至“民族糾紛”,極不利于民族邊界地區的社會和諧穩定。為化解這種不利局面,經過充分調研論證和多方努力奔走,由該鎮牽頭于2015年1月成立了“兩省三縣四鄉鎮六村”聯合黨支部——湘黔朝陽聯合黨總支部,即:由兩省(湖南、貴州)、三縣(會同縣、靖州縣、天柱縣)、四鄉鎮(廣坪鎮、地靈鄉、大堡子鎮、地湖鄉)、六村(羊角坪村、大灣村、巖古村、江沖村、上河村、橋沖村)共同組成。湘黔兩省聯合黨支部是基于湘黔邊界村寨的獨特社情而成立的,六村緊密相依、田土相連,總人口7284人,黨員166人,少數民族居住率為85%。湘黔朝陽聯合黨總支部成立后,推行跨區域黨建共抓,實行組織聯建、黨員聯動、信息共享,進一步整合資源,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各種黨建活動,在為少數民族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狠下功夫,使廣大群眾深受其益。截止目前,該黨總支共召開各類會議15次,調處林業、墳山、社會穩定等重大省際邊界矛盾糾紛6起,一般性矛盾糾紛98起,做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有效促進村民之間的和諧共處及邊界的和諧安定。
聚力經濟發展 推動民生改善
加快經濟發展是開啟民族團結進步的“總鑰匙”。一方面,該鎮堅持把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經濟發展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核心來抓,自2014年以來,共爭取投資530萬元修建民族團結橋3座,籌資220余萬元修建邊界公路7公里,實施電網改造5000余米,爭取省六建公司捐款50萬元維修了廣坪中心小學民族綜合樓等等,各項基礎設施的進一步改善,為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此基礎上,該鎮依托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優勢和新發現的國家級珍稀保護植物“龍蝦花”,積極發展生態休閑旅游業;引導群眾合股投資140余萬元開發種植湘提200余畝,投資130余萬元新建牲豬養殖場4處;采取土地流轉方式發展反季節蔬菜基地2個、大棚西瓜等瓜果基地3個……以上舉措極大程度上繁榮了鄉鎮經濟,帶動了一大批群眾致富。另一方面,該鎮把推動民生改善作為開展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在解決轄區少數民族貧困群眾的實際困難上下功夫,針對部分少數民族特困群眾,積極與縣有關部門銜接,幫助50余戶少數民族落實了低保待遇,每年發放少數民族低保待遇300萬元,幫助500名少數民族群眾就業。以此同時,組織鎮機關干部職工和愛心人士廣泛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直接與困難群眾結對子,關心其生產、生活,積極幫助他們籌措發展資金,自2015年以來,共募得資金9萬余元,扶持少數民族貧困戶68人次。這種多給貧困群眾做安心暖心的事,受到老百姓的廣泛贊譽。
加強文化交融 促進和諧穩定
為活躍湘黔兩省邊界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民族民間交流,弘揚鄰里友愛、團結親善、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該鎮于2015年1月21日嘗試舉辦了羊角坪村鼓樓揭牌慶典暨湘黔邊民文藝聯誼會,兩省邊界群眾在聯誼會上展現了一臺豐富多彩的反映民族風情習俗的歌舞節目。聯誼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湘黔兩省接邊地區人民群眾性格開朗的精神風貌和能歌善舞民族形象,更為促進兩省邊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本次聯誼會后,貴州省天柱縣地湖鄉巖古村于同年2月農歷春節期間舉行了湘黔邊界春節聯歡會,兩省邊民再次共續友誼,享受了一頓豐美的文藝大餐。這種民俗文化的交流與交融,加深了兩省邊界群眾的深厚情誼,農忙季節,鄰里鄉親不分湘黔、不分會靖,插秧打谷互幫,紅白喜事互理;農閑時節,湘黔婦女同在一屋檐下做“蜜餞、針線活”,湘黔男女老少聚集在風雨橋上話家常扯閑談,團結和睦一家親的氛圍日漸濃厚。當前,兩省邊界群眾已達成共識,每逢節假日和傳統節日,將定期或不定期舉辦聯歡會、龍燈會、籃球賽等多種形式的慶祝活動,以期通過文化交流交融推動形成湘黔邊境社會政治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的良好局面。
來源:懷化人大民僑外委
作者:鄭平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