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年了,以前總擔心身份問題,現在好了,拿了證,以后坐堂行醫不用擔心了!”今年8月,來自龍山縣的杜碧彩通過了湘西州首次民族醫藥人員從業資格考核,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從業資格證書。36歲的杜碧彩,是龍山縣家傳結石療法的苗醫藥從業人員,其父親研發的治療結石中草藥方曾在2005年榮獲國家專利。
據統計,目前,全州共有民族醫藥人員950人,分布在全州8縣市,前些年,在他們身上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由于不具備醫學專業學歷,無法取得相關從業資格,長期以來他們坐堂行醫一直處于“灰色領域”。
立法規定準入渠道
為了從法律層面上確立土家醫藥苗醫藥從業人員“身份”合法化的問題,州人大常委會在2009年公布實施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醫藥苗醫藥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在全國首開保護民族醫藥立法的先河。該條例第十條規定:土家醫藥苗醫藥從業人員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執業醫師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并通過注冊取得執業證書。沒有取得執業醫師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確有獨特診療技術的土家醫藥苗醫藥從業人員,經本人申請,縣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推薦,州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委員會考核確認,并根據《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注冊取得執業證書。
州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何學智解釋:“針對我州民族醫藥從業人員執業準入難的問題,根據《條例》第十條規定,經本人申請,縣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推薦,州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考核確認,通過后方可取得執業證書。這一規定,意味著我州本土的土家醫藥苗醫藥從業者有了一條身份合法化的渠道,從而更加有利于對土家醫藥苗醫藥的保護。”
檢查發現渠道“不通暢”
《條例》施行以來,州民族醫藥產業不僅沒有達到預想的發展目標,甚至出現萎縮的趨勢。《條例》沒有執行到位,導致湘西州民族醫藥的發展止步不前,民間疑難雜癥的專家沒有行醫從業資格,甚至變成違法、非法行醫。
“正是看到這一事關湘西民族醫藥發展的突出問題,州人大常委會將開展《條例》執法檢查列入2015年工作要點。”州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武長說。在當年10月至11月期間,州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就《條例》的貫徹執行情況深入縣(市)開展了執法檢查。
執法檢查發現,湘西自治州民族醫藥的相關配套政策不到位,民族醫藥從業人員普遍老齡化,很多土家醫苗醫醫術和醫方瀕臨失傳等等。特別是缺乏國家認可的民族醫藥從業準入制度和渠道,湘西州的民族醫藥人員大多以家傳、跟師或自學為主,未能系統學習醫學理論知識,難以通過國家考試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2015年12月28日,州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州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醫藥苗醫藥保護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
“6年多的時間《條例》沒有像樣的規劃,沒有具體的細則,從業人員執業資格無法得到認證。”州人大常委會委員劉衛平一針見血地指出《條例》執行存在的問題。
州人大常委會委員何學智提出,從立法層面來看,《條例》得到省、州政策上的支持,但6年來都沒有執行到位,法律已經授權但未實施。建議依《條例》內容通過制定地方政府規章,完善配套實施細則,由省人大代表提出議案推進《條例》實施。”
審議發言中,州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們直言不諱地提出了批評,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議。會后,州人大常委會對審議發言進行了梳理,向州人民政府交辦了審議意見。其中對民族醫藥人員從業準入提出了具體建議,要求州人民政府認真研究民族醫藥人員從業政策,積極與省有關部門銜接,爭取支持,授權我州制定民族醫藥從業準入的政策,解決好民族醫 藥人員從業準入的法律障礙問題,并于2016年6月下旬前向州人大常委會報告。
跟蹤督辦“打通”渠道
審議意見交辦后,州人大教科文衛委認真開展跟蹤督辦工作。多次專門聽取州衛計委的工作匯報,并對進一步落實州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提出要求。州人民政府及州衛計委高度重視,創新民族醫藥工作思路,半年內,在民族醫藥從業人員的準入問題上,積極向省、國家有關部門匯報,爭取支持,最終正式出臺了《湘西自治州民族醫藥從業人員管理暫行辦法》,這是明確民族醫藥人員從業準入的關鍵性配套政策文件。文件出臺后,州衛計委召開會議專題聽取首次民族醫開考工作匯報,成立民族醫資格考核工作機構,圍繞“考誰、誰考”“考什么、怎么考”問題,制定了詳細的考核工作方案,明確了考核的對象、專家、內容和方式,并下發了《關于開展土家醫藥苗醫藥人員從業資格考核的通知》(州衛計發[2016]6號)。
今年4月,州衛計委按照“療效評估+現場考核”的方式,開展了我州首次民族醫資格考試,194人參考,考核合格165人,合格率達85%。有效推動了我州民族醫學事業健康發展。
“取得合法行醫資格后,我會更好地服務家鄉父老,也愿意將這一祖傳技術傳承給更多人,為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盡自己一份力。”龍山縣苗醫接骨省級“非遺”傳承人張東海如是說。
人大監督沒有終點
“贊成27票,反對0票,棄權0票,未按鍵1票,通過!”6月27日,湘西自治州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州人民政府關于《州人大常委會關于檢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醫藥苗醫藥保護條例>貫徹落實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報告。
州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報告時紛紛發言。
“今年我州舉行了首次民族醫資格考試,讓民族醫藥從業者可以正大光明地坐堂行醫,應該點贊。”州人大常委會委員劉衛平表示,對去年提出的問題,州人民政府和州衛計委辦理成效明顯。
“要盡快建成師承帶徒制度和院校培養機制。”州人大常委會委員黃純海認為,要加快將民族醫藥納入新農合、醫保報銷范圍,盡快在診療技術規范上統一標準,從法律制度上規范行醫行為,完善土家醫藥苗醫藥理論體系和配套機制。
“下一步要推進民族醫藥和康養旅游相結合,民族醫藥和民族文化相結合,民族醫藥和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相結合,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民族醫藥事業!”州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武長表示,州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落實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的建議意見,州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繼續跟蹤督促,推進州民族醫藥健康有序發展。
來源:湘西州人大辦
作者:石建芳 那薩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