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姜玉泉(左二)一行實地調研平江縣飲用水安全。
調研現場。
調研現場。
調研現場。
11月14—15日,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環資委副主任委員姜玉泉帶領環資委監督處、環保廳污防處的有關同志赴平江縣就“10.21張市中學飲用水源污染事件”,實地調研飲用水安全特別是學校飲用水安全問題。
一、10.21張市中學飲用水源污染事件
10月21日,平江縣余坪鎮張市中學部分學生陸續出現發熱、頭暈、嘔吐、腹瀉等不同程度的癥狀。此次事件中共收治、留觀學生311人,上嘔下瀉172人,確認病菌感染89人,確診細菌性痢疾4例。所有出現癥狀學生已于一周內全部康復返校。經省市疾控專家組流行病學調查、采樣檢測,判定此次學生病情系學校飲用水水源被污染所致,主要為宋內氏志賀氏菌引起的痢疾。張市中學屬農村寄宿制學校,共有學生1157人,其中寄宿生554人,學校每天用水量70-80噸。該校共有4個水源,除1個為附近村上簡易自來水外,其余3個均為周邊水井水。3個水井中有1個處于居民聚集區,周邊有畜禽養殖,且與河道(居民生活水排入地)相聚不超過五米距離。經檢測,該水井中發現宋內氏志賀氏菌,初步推測為張市中學飲用水污染事件的污染源。目前,學校已經停用3個水井,并找到新水源。過渡階段,暫采用每天購買桶裝水方式解決喝水問題。
二、平江縣學校飲用水安全形勢嚴峻
近三年,平江縣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加緊學校凈水設備和自來水安裝、定期進行水質監測、排查處理污染源、投放消毒片等方式,在保障學校飲用水安全方面取得一定成績。但由于水源地污染隱患多、群眾保護意識不強、用水人口居住分散、資金缺口大等原因,當地飲用水安全特別是學校飲用水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水樣超標情況比較嚴重。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平江縣正全力推進供水(東部)樞紐工程,將解決沿線農村及城關地區6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計劃到2020年,全縣實現飲水工程全覆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100%。42個扶貧村學校的飲用水工程已全部啟動。缺水學校的改水“三步走”規劃,也已經啟動實施,將逐步解決學校缺水問題。
調研組建議,平江縣一是進一步穩妥處理后續事宜,防止事件蔓生枝節,造成更大負面影響。二是進一步綜合研判,徹底查清事件原因。三是進一步追查責任。注重完善人員管理,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四是進一步抓好長效機制,保障飲水安全。當地教育、水利、環保、疾控等部門應各司其職,密切協作,保障學校飲水安全,確保萬無一失。
來源:省人大環資委
作者:羅贊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