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同行眼中,他是智者,獨領風騷;在百姓心中,他是朋友,肝膽相照;儒雅智慧,是他的形象;“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則是他的特質。
從08年擔任省人大代表至今,彭慶光相繼提出了《關于在長沙市司門口建立過街通道的建議》、《關于取締藥王街三興街臟亂差夜市的建議》等建議60余條,并多次安排參加省政府、省檢察院及省高院工作報告的座談會討論。
民營企業的“領跑者”
作為省人大代表,在長期經營民營企業的過程中,他注重收集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情況,努力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排憂解難。
為全面了解長沙市民營企業的現狀,他積極組織調研,尋找問題癥結。從調研中,他得知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后,中小企業的用工成本大幅增加,而稅費負擔過重,特別是像人防費等不合理的收費仍然不少。“融資困難,市場準入門檻高,競爭力弱,抗風險能力不強。”針對以上問題,他提出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給長沙市市委市政府,建議在社保金繳納方面,根據各地財政收入情況,由政府分擔企業應繳部分的30-50%,并同時建議教育附加、城建附加、人防費等應予以取消,有的應由政府財政買單,如確屬必須,也應納入到正規的稅收體系,實行費改稅,以避免權力尋租和“小金庫”現象的存在。
人民利益的“代言者”
“百姓情、百姓意、百姓聲,聲聲入耳;社區事、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彭慶光代表表示,“作為一個來自基層的省人大代表,不僅要關注政府的政令,宏觀政策,也要關注身邊社區的環境,道路的通暢等。”所以每當涉及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他總是不遺余力地在各種場合提出建議,爭取解決,坦陳利弊,奔走呼吁。
2005年出臺的《長沙市貸款建設的城市路橋車輛通行費征收管理辦法》,采取年票制征收路橋,這在民眾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當時作為省政協委員的彭慶光就提出質疑。2008年擔任省人大代表以后,他連續五次在省“兩會”期間提出取消長沙市路橋通行年費。隨后,在湖南衛視、瀟湘晨報、三湘都市報、長沙晚報等各級媒體的跟蹤報道下,2014年6月這一提議進一步受到了中央電視臺的關注,并在“新聞直播間”進行了連續報道。最終,通過各方努力,2015年1月1日,有關部門宣布長沙市正式取消征收城市路橋通行費。
不論是作為政協委員,還是人大代表,彭慶光始終堅守著“為國、為民”“唯真、唯實、不唯上”的信條。即使在參加國務院赴湖南調查組、最高法院赴湖南調查組時,作為省人大代表推選的兩位代表之一,彭慶光也勇于擔當,勇于直言,真正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人生追求無窮盡,敢為人民鼓與呼。只要秉承無私奉獻的情懷和履行為民請命的職責,我義無反顧。”彭慶光說。(責任編輯:徐佳)
作者:徐佳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