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1日在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姜玉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姜玉泉
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湘潭代表團楊學寧等代表提出了《關于制定湖南省水府廟水庫水環境保護條例的議案》;常德代表團魏岳林等代表提出了《關于啟動黃石水庫水環境保護立法工作的議案》。大會主席團將上述兩個議案交付我委審議。鑒于兩個議案所要求重點解決的水資源管理和水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均涉及跨市州、跨縣區,且水功能區劃都為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性質相同,目標一樣,所以我委決定并案審議。現將審議結果報告如下:
水府廟水庫位于湘江一級支流漣水中游,地跨湘潭市湘鄉市、婁底市婁星區和雙峰縣,水域面積44.3平方公里,總庫容5.6億立方米,是韶山灌區的源頭水庫和漣水骨干防洪工程,又是婁底市的主要飲用水源、湘鄉市的唯一飲用水源,在湘中地區具有重要地位。楊學寧等代表認為,當前,水府廟水庫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日益突出,工業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有增無減,加之水府廟水庫跨兩市三縣(市、區)的地理區域特殊性,造成管理體制機制不暢,水庫內亂填亂圍、亂建亂占、亂采亂挖、亂養亂排等現象嚴重。楊學寧等代表在議案中提出,“對水府廟水庫生態環境予以立法保護,劃定水府廟水庫流域保護區,明確保護目標和措施”。
黃石水庫位于沅水一級支流白洋河上游,地跨常德市桃源縣、張家界市慈利縣,水域面積39平方公里,總庫容6.02億立方米,是黃石灌區的主水源,也是庫區周邊和下游20多萬群眾的飲用水源。常德市已將其列入備用飲用水源。該水庫地跨兩市兩縣,水庫管理局在桃源縣,而三分之二的庫區水面和集雨面積在慈利縣,管理權限模糊。兩縣在環保執法、水環境保護特別是網箱養魚整治等方面存在責任主體難劃分、保護范圍不能確定的矛盾。魏岳林等代表在議案中提出,“將黃石水庫水環境保護的立法納入近年計劃,盡快頒布實施《黃石水庫水環境保護條例》,明確保護區的劃定范圍、保護目標、保護措施、管理職責、監督管理及法律責任”。
9月上旬,我委會同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相關處室的同志先后到湘潭市湘鄉市、婁底市雙峰縣、婁星區和常德市桃源縣、張家界市慈利縣開展實地調研,當面與有關省人大代表深入交流,就水庫立法保護等問題與當地干部群眾進行了認真探討。我委還書面征詢了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的意見和建議。省環保廳建議,參照外省制定一部專門針對保護飲用水源、符合我省省情的地方性法規,以解決全省范圍內飲用水水源保護問題;省水利廳建議,對全省所有跨行政區域水庫的水環境保護問題、水資源管理等問題進行通盤考慮,統籌開展相關立法工作。
9月10日,環資委召開全體會議,對兩個議案進行了審議。我委認為,做好水府廟水庫和黃石水庫的保護與管理工作,對于促進當地乃至全省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兩個議案都站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人民飲水安全的高度,關注了水環境的保護,特別是飲用水水源保護,針對性強,現實性強。通過立法來解決跨行政區域水庫的保護與管理難題,改善水庫水質,確保水資源得到科學合理地保護、開發、利用,勢在必行。鑒于在我省范圍內尚有其他跨行政區域的、作為飲用水水源地的江河、湖泊、水庫,且這些水域也面臨著類似的保護與管理問題,應當予以全面統籌考慮,對全省飲用水水源進行立法保護。綜上所述,我委建議,省人民政府統籌研究,積極進行前期準備,擬定《湖南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并將其列入立法計劃。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來源:湖南人大網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