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视频在线-激情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男女啪啪视频免费-亚洲综合另类小说合集

湖南人大網>人大文苑>文字之窗>正文

加快桃江縣茶葉產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來源: 作者:史新宇 編輯:redcloud 2016-08-31 16:54:00
湖南人大微信
公眾號二維碼
—分享—
    茶葉產業是一個生態環保、可持續和富民強縣的產業。近年來,全球茶葉消費總量不斷增長,據預測,約5%的年增長趨勢在今后一個較長時期將持續存在。我縣應緊緊抓住“桃江綠茶”、“安化黑茶”品牌崛起的機遇,奮力趕超,實現桃江茶產業的復興之路。
    一、桃江茶葉產業的發展現狀
    (一)政策環境日益優良
    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茶葉強省,打造千億產業”的發展戰略,桃江在省茶葉產業發展規劃中納入了雪峰山脈優質黑茶帶建設的第二大縣。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茶葉產業提質升級的意見》(湘政發〔2013〕26號),著力支持發展茶產業。益陽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黑茶產業的發展,力爭把益陽打造成中國的黑茶產業中心,桃江是僅次于安化的主要任務承擔縣。桃江縣委、縣政府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快茶葉產業發展的意見》(桃發〔2013〕18號),加快打造茶葉基地和生產大縣。
    (二)自然生態環境適合茶葉種植
    1、氣候條件適宜。桃江地處湘中偏北,屬雪峰山余脈向洞庭湖平原過渡的環湖丘崗地帶,為中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6℃,穩定通過10℃的有效積溫5000-5500℃,年日照時數1583.9小時,太陽總輻射量102.7千卡/cm2,無霜期263天,平均年降雨量1566mm,光熱水資源充足。2007年被湖南省政府確定為茶葉種植優勢區域縣。
    2、自然生態環境優越。桃江植被茂盛,森林覆蓋率56.98%;境內山巒起伏,溪流縱橫,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沒有污染。茶樹害蟲天敵種群豐富,茶園能夠保持良好的生態平衡,是生產有機茶等優質茶的理想地域。
    3、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力條件較好。茶葉最適宜的土壤是微酸性的紅黃壤土。據土壤普查,全縣紅黃壤土占旱土、林地的96.93%,平均有機質含量較高,pH值適宜。海拔條件較理想。湖南省種植茶葉理想的海拔是300-700m。桃江縣最高海拔917.5m,最低海拔29m,山地占27.26%,丘陵占29.46%,海拔條件較優。宜茶土地較充足。全縣有旱土面積11萬畝,據1983年普查全縣有茶園面積9.17萬畝,目前至少有適宜發展新茶園的用地4.2萬畝,另有5萬畝以上高岸田和沖積潮土可以利用。
    (三)有較好的茶葉產業發展基礎
    1、茶葉產業歷史悠久。1984年全縣收購茶葉7785噸,居全國第四位,年產值達25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0%。1972年、1976年兩次在桃江召開全國茶葉工作會議。2013年,全縣茶園面積6.32萬畝,目前全縣計劃新建茶園的連片300畝以上的地點有25處,總面積9200畝,其中己完成土地流轉的有9處約3500畝,且選址全部為歷史上的老茶園。
    2、精制加工能力強。桃江現有從事茶葉專業的農技推廣研究員1人、高級農藝師7人、農藝師13人、技師37人,還有一大批生產經驗豐富的茶農、茶工;與省茶葉研究所、湖南農大茶學系有良好的合作。茶葉加工企業59家,其中初制茶廠35家,年加工能力14000噸,2013年加工毛茶12640噸;綠茶精制加工企業14家,年加工能力20000噸,2013年加工5600噸;黑茶精制加工企業10家,年加工能力15000噸,2013年加工9240噸。品牌主要有“雪峰山”、“香爐山”等。
    3、營銷能力較強。目前有200余人在全國各地經銷茶葉,全國多數大城市均有桃江人開的茶葉店。浩茗茶業具有自營出口資格,產品遠銷歐洲、非洲、美洲等地區。2015年初,桃江縣茶業協會申報的“桃江綠茶”成功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安化、桃江黑茶同出一源,全縣有桃花江、石牛江、浮邱山、鸕鶿渡、大栗港、馬跡塘等6個鄉鎮進入了“安化黑茶”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保護范圍。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新茶園發展速度慢。一是由于發展新茶園投入大,見效慢,農民和企業種茶積極性不高。二是由于過去的老茶園現已大多成為林地,受土地開發、耕地質量管理、基本農田和林地保護等相關政策的制約,再加上土地流轉困難,新茶園建設用地難以落實。2013年全縣需要毛茶原料15000噸,自產毛茶原料僅約2200噸,缺口達到13000噸。
    (二)新茶園建設質量標準低。近幾年,全縣新建的茶園質量標準普遍較低,主要表現在茶園周邊自然環境條件較差、茶園內部溝渠路梯建設不標準不完善、未施或少施基肥、重化肥輕農家肥、茶苗移栽質量低、茶品種差等等。
    (三)缺少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近年來,桃江與安化茶產業發展差距逐年拉大,一個主要原因是引進戰略投資商差異大。安化近幾年引進了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帶動了整個黑茶產業的發展。反觀桃江,一些實力較好的茶企業有遷址安化的趨勢,引進戰略投資者更難。
    (四)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強。目前全縣茶葉的種植、加工和銷售發展不平衡,政府對茶產業的扶持僅限于茶園建設,對茶葉產品的加工和銷售扶持不夠,主要包括發展壯大茶葉加工企業、打造茶葉品牌、廣告宣傳、市場營銷等環節投入太少。目前全縣每年真正用于扶持茶產業的導向資金不足一百萬元,明顯不足。
    三、建議
    (一)明確發展思路
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品牌為引領,以科技為支撐,以增收為核心,以提升質量效益為目標,把建設優質茶園、培育龍頭企業、打造著名品牌,作為工作重點和切入點,做大做強茶產業。通過努力,至2017年末,實現發展茶葉10萬畝、年創綜合產值50億元、年創稅收1億元的總體目標。
    (二)支持建設優質茶園
    1、新建茶園規模化。各鄉鎮和國土、林業、農業等部門要對新建茶園用地進行摸底,鼓勵和支持將山沖梯田建設成優質高產茶園;積極給予政策和項目支持,對茶園建設用地優先安排國土開發和整理項目。全面完成相關土地的確權工作,加快土地流轉。對連片流轉300畝以上的村,給予工作經費獎勵;對于工作成效較好的村,予以項目傾斜。
    2、加快對現有低產茶園的改造。全縣現有茶園6.65萬畝,其中有低產茶園2.5萬畝。政府要對現有低產茶園的改造給予政策、技術和資金扶持。
    3、實施良種工程。抓好良繁體系建設,加快良種化進程。支持建設良種茶苗繁育基地和新品種試驗基地,篩選適宜我縣種植的優良品種,提高茶葉產量和質量。
    4、推廣生態種植。抓好現有茶園更新改造、升級和新擴茶園管理,大力示范推廣茶葉測土配方施肥、茶園病蟲綠色防控等生產技術,大力發展沼氣,推廣“豬-沼-茶”生態種養模式。支持和鼓勵茶葉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有機茶基地認證。
    5、茶園建設與文化旅游抱團發展。在桃花江國家森林公園景區、浮邱山景區、羅溪瀑布景區等優質地段,開發建設茶園,利用茶園充實旅游資源,茶產品豐富旅游產品。
    (三)發展壯大茶加工企業
    1、合理布局。以骨干茶場為依托,每1000畝左右茶園配建一個初制茶廠,全縣規劃新建40個茶葉初制加工廠。各加工廠按原料基地面積和主要加工產品配置相配套的殺青機、揉捻機、烘干機等初制加工機械。培育3-4家省級龍頭企業。
    2、支持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加快茶葉企業生產技術和設備升級換代,全縣建設幾個現代化茶葉加工示范企業,實現茶葉生產加工的清潔化、連續化、智能化、標準化。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積極開展茶葉新產品及功能性成分的開發,拓展茶葉精深加工范圍。積極引進推廣使用先進的茶葉生產加工設備,改善茶葉品質。科技創新機制,由政府組織,推動茶葉科技創新工作,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通過高新技術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
    3、打造品牌。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組織模式,與基地及茶農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打造從“種植-加工-終端市場”的茶產業鏈,增強輻射帶動能力。黑茶加工依托“安化黑茶”品牌,突出桃花江原產地,創建自主知名品牌。紅綠茶加工致力打造“桃花江”區域品牌。
    (四)支持營銷體系建設
    1、培育茶葉專業市場。在桃花江或馬跡塘、武潭地區規劃建設集茶葉精深加工、貿易、物流、倉儲、包裝、展示、旅游文化于一體的茶葉工業園。在工業園區建設茶葉批發交易中心。建1個茶葉批發交易市場。
    2、加快全縣茶葉與全國大中城市的對接。在穩定新疆、甘肅、內蒙等地茶葉市場的基礎上,鼓勵龍頭企業、茶葉經紀人到全國各大中城市特別是一類城市,設立品牌茶銷售連鎖店、專營店、加盟店,進入超市大賣場,擴大國內其他區域市場。
    3、支持創新營銷模式。利用現代化的電子商務載體,制作企業網站,加強商品宣傳,推行網上營銷,拓寬市場體系,提高產品覆蓋面,提升銷售規模效益。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配送、代理、直銷、郵購等新型流通業態。
    (五)強化政府服務
    1、發揮領導小組作用。領導小組加強日常調度,建立更加健全完善、等級更高、更專門的茶葉產業調度體系。重點支持建立茶葉種植、茶葉生產等領域的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通過發揮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的作用,推動茶產業發展各個方面工作的開展。
    2、人才和技術支持。加強與省茶葉研究所、湖南農大茶學系等專門機構的聯系和合作,促進茶葉生產和加工企業與教學、科研單位的協作聯合。加強與省內外茶葉專家的聯系和交流,指導桃江茶產業發展。組織開展培訓活動,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大力推廣茶葉機械作業,將列入國家補貼名錄的茶葉生產農機具納入農機補貼范圍;未列入補貼名錄的,縣政府給予同等標準的補助金。
    3、維護好產業發展環境。實施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全程監控,切實落實茶葉生產、收購、儲運、加工、包裝、銷售各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責任,杜絕不合格鮮葉進入加工、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在生產環節,以基地(合作社)為單位,建立農業投入品和生產記錄檔案制度,嚴格控制化學投入品的使用,禁止使用違禁物品。

作者:史新宇

編輯:redclou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v中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91丝袜人妻系列色综合久久| 日韩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性视频一区二区| 黑人巨大人精品欧美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av| 一级黄片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v中出| 亚洲欧美另类激情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玉女聊斋 | 污视频网址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人妻免费在线| 邻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99精品| 久久久综合网亚洲综合| 人妻熟妇乱又乱精品视频| 国产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激情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1区2区| 91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午夜福利啪啪啪亚洲国产| 亚洲五月视频在线观看| 色婷婷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 久久涩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不卡| 97人人夜夜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区二区| 日韩欧美一级特黄大片| 日韩精品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9久久人妻精品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蜜臀|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欧美一级黄色高清视频| 美女脱的一干二净国产av|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国内视频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av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