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至31日,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彭憲法一行16人,赴紅色老區茶陵縣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在省人大機關扶貧點水源村深入調研扶貧工作,看望慰問困難群眾,并召開機關黨組會議,指導扶貧工作。
30日下午2時,機關黨組成員一行在株洲市人大調研后,不顧一路勞頓,直奔定點幫扶貧困村——茶陵縣平水鎮水源村。在村民服務中心建設工地前,聽取了駐村扶貧工作隊關于122戶484人貧困人口的基本情況、精準幫扶措施及脫貧時間的匯報;憲法同志一行還不時提問,細致了解村情及村整體規劃,了解當地群眾的所思所盼。不覺間,40分鐘過去,烈日炙烤大地,汗水浸透了衣衫,個個全然不覺。隨后,機關黨組書記彭憲法同志和機關黨組副書記羅述勇同志分別帶隊,深入各村民小組慰問當地困難群眾。憲法同志一行首先來到困難黨員劉運和家,當了解到劉運和因患腦中風、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生活貧困等情況時,憲法同志親手送上慰問金,緊握住劉運和的手說:“省人大駐村扶貧是省委賦予的光榮任務,讓每一個困難群眾脫貧致富是我們的責任;請鄉親們放心,我們黨一定會讓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讓大家過上好日子。希望你保重身體,早日康復”。接著,憲法同志一行又慰問了四戶困難群眾。述勇同志一行同時慰問了五戶困難群眾。兩個慰問小組一邊了解貧困情況,一邊宣傳黨的扶貧政策,胸中醞釀著幫扶大計。
31日上午,省人大機關黨組會議在水源村召開。在組織集中學習、研究相關議題后,留出兩個小時,專題研究省人大機關駐村幫扶工作。會上,工作隊匯報了三年幫扶規劃及入村以來所做的工作,與會人員緊扣扶貧開發展開討論,就脫貧致富提出了很多指導性意見。最后,在綜合大家意見的基礎上,憲法同志指出,貧困地區是2020年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扶貧開發是關乎黨和國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發展道路的大事,省委、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將水源村的扶貧開發任務交給我們,我們必須高標準完成;自5月29日秘書長會議原則通過三年幫扶規劃以來,工作隊不斷完善規劃,按照規劃推進工作,已初見成效。下一步,要著重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1、進一步明確扶貧工作重點。一是要瞄準122戶三年精準扶貧重點,針對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幫扶措施,做好臺帳登記造冊;二是要改善民生為重點,抓好以村民服務中心為重點的項目建設;三是要按市場經濟規律,有重點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四是要做好通村路、小流域治理和水庫建設等重點項目的規劃論證,形成可行性報告,爭取省、市、縣、鄉聯動,形成合力。2、狠抓工作落實。一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與政府各部門銜接,爭取資金到位,二是要進一步強化支村兩委發展動力,激發內動力,確立較高的工作標準,三是要依靠縣委、縣政府的有力支持,虛心當好學生,凝聚干部群眾智慧。3、發揮省人大各部門的優勢,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齊心協力把幫扶點的事情辦好。
在茶陵期間,黨組成員一行前往“最美縣委大院”和早期“工農兵政府”舊址參觀學習,接受革命傳統的教育,大家在水源村就餐,都按規定交了伙食費。
列席會議的有茶陵縣領導譚紅日,平水鎮負責同志,水源村村支兩委負責同志。






來源:省人大扶貧工作隊
作者:肖亮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