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到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小組就“新形勢下社區治理機制體制創新研究”在長進行專題調研。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李適時,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華融湘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賴小民等11名代表參加調研。
長沙現有城市社區567個、農村社區1279個。近年來,長沙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對社區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全市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平均面積達700平方米,社區干部中黨員占77.2%,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80.5%。
代表們聽取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情況介紹,先后對韶山路社區、高升社區、金桂社區等6個不同類型的社區進行了實地走訪,和居民及社區工作者深入交流。這幾個社區,有的是城中村改造社區,有的是農民拆遷集中安置小區,有的是超大樓盤社區;這些社區為居民服務也各有特點。代表們在考察和座談中,對這些好經驗、做法連連點贊,也對社區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以及新常態下社區治理工作的新趨勢等進行交流研討。
代表們提出,社區是國家治理體系中最基本的單元之一,是廣大百姓生活居住的家園,推進社區治理創新,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意義重大。要搞好社區工作,要處理好三個關系:社區治理與居民自治的關系,社區黨支部、居委會與公共服務中心的關系,居委會與業主委員會的關系。代表們建議,要盡快修改完善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以及社會各界,應該更加關心、支持社區工作,要加大社區去行政化力度,進一步明晰社區承接事項和配合事項,凡不屬于社區職責的事項,政府部門不得隨意轉嫁給社區;要完善社區工作經費自然增長、經費項目化管理等制度,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共建共享;要發展服務社區居民的各種社會組織,壯大社工隊伍,引導公眾參與,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調研結束后形成的專題調研報告,將上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省人大常委會聯工委主任王剛,長沙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袁觀清、副主任黃佳惠,市政府有關領導等陪同調研。
來源:省人大常委會聯工委
作者:張揚軍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