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強化法治意識,不斷增強法治素養。十八屆四中全會開啟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序幕。要通過組織各種學習、培訓活動,加強法律、政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強化法治意識,增強人大主席團的整體履職水平和人大工作者的辦事服務能力。要堅持依法履職依法辦事,注重人大干部隊伍建設和紀律作風建設,進一步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增強凝聚力、戰斗力,為推動人大工作進步,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
二要強化責任意識,全面推進基層法治。鄉鎮是我國最基層的政權組織,是法治社會建設的主戰場;大家都要強化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責任意識。要加強普法宣傳,讓人大和人大代表成為法治建設的宣傳者、貫徹著、執行者。要充分保障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的貫徹執行,著力監督政府依法行政,對于法律法規在基層實施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要積極向上級提出意見和建議,把推進法治建設貫穿于人大履職全過程,加快法治冷水江建設。
三要強化服務意識,堅定維護群眾利益。張德江委員長去年在浙江調研鄉鎮人大工作時指出:“鄉鎮人大工作歸根到底要‘頂天立地’。頂天,就是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立地,就是要為老百姓辦事,反映老百姓的呼聲,解決老百姓的困難,促進老百姓安居樂業。” 這就是鄉鎮辦人大工作的要求,努力的方向。大家要強化服務意識,做人民利益的堅定“守護神”。通過行使職權切實維護群眾利益,要深入村組聽意見、常來常往訪民情,真正融入群眾的生活,真正了解群眾的疾苦,更多地為老百姓講話,更好地維護老百姓的利益,積極化解各種矛盾糾紛,推動農村各項事業進步。(責任編輯:劉舒尹)
作者:李青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