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縣人大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能,切實整治 “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和“庸懶散”問題。制定下發了《關于切實整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問題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機關工作紀律的通知>精神的通知》等整治文件,要求人大機關各委室嚴格執行“四個不準”,建立健全“四項制度”。不定期對干部上班到崗到位、履職、服務群眾和庸懶散等情況進行突擊檢查和明察暗訪。人大機關各委室統一制作了“工作去向牌”,去向牌上不僅注明了工作人員姓名、職務,同時設置了上班、下鄉、出差、學習開會、請假等5種工作去向,明確每天安排一名領導值班,填寫值班日志,登記干部上班出勤情況。干部下鄉(出差)要填報《下鄉(出差)工作單》,明確下鄉(出差)的時間、地點、人員、事項,由值班領導審批或分管領導審批簽字后留存備查。與此同時,人大機關還將單位領導職權目錄和辦事指南制成標牌,懸掛公示在入口處,在辦公室顯目位置懸掛《本單位黨務政務公開監督電話》,公開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電話號碼,便于群眾監督。
通過上述措施,極大提高了人大機關工作人員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避免工作時間串崗、脫崗、離崗等現象的發生,樹立了工作人員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小小去向牌”的設置,不僅讓辦事群眾能夠及時了解工作人員的去向,方便了業務的辦理,更主要的是搭建了一張黨群干群的關系網,建立了一種讓群眾監督干部的機制,拉近了干群之間的距離,實現了為民服務“零距離”,舞出了作風建設大文章。(責任編輯:劉舒尹)
來源:東安縣人大
作者:唐明登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