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要積極運用網絡宣傳等新媒體。網絡作為“第四媒體”,其廣泛性、時效性和互動性以及有別于傳統媒體的可搜索性極大地改變了人大工作者的學習和工作方式,也搭建起人大、人大代表和社會溝通的平臺。在這種全新的背景下,將互聯網技術引入人大宣傳工作,不僅是人大電子政務和信息化建設的需要,更是與時俱進開展人大工作的需要。通過網絡平臺,廣大網民只需要點擊一下鼠標就能全面迅速地了解與人大工作相關的一切信息,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信息暢通。人大也可以更加廣泛地聽取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訴求,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有條件的地方人大還可以綜合運用視頻直播、在線訪談、360度全景圖片、公眾意見征集、網絡調查等全媒體手段加強人大與網民的溝通,增強人大工作的透明度、互動性。
網絡宣傳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網絡作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已日益成為民意匯集的重要平臺、公眾參與的嶄新渠道。通過互聯網了解民情、問政于民,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命題。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把民意作為第一信號,更加重視人民呼聲,要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緊貼全縣的發展實際回答現實問題,緊貼廣大干部群眾的切身利益,通過包括網絡在內的各種渠道,全面把握社情民意。 當然,網絡也有自身弱點,那就是信息的準確性無法核實,有些不實信息,經網絡傳播后,混淆人們的視聽,那么,作為執政者就要善于運用官方的權威聲音去澄清,積極主動地引導網絡輿論,使民主政治朝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
網絡宣傳要主動引導輿情輿論。作為民意機關的人大要積極面對移動互聯新媒體,分析研判網絡輿情,主動引導網絡輿情。一是要認真把握社會熱點,妥善回應網上熱點。如可設立官方微博,可根據掌握的輿情動向,主動設置議題,通過權威信息披露,強化熱點問題澄清。二是要及時、全面地公開人大工作信息。可對常委會會議進行網絡視頻直播,讓公眾直觀感受到人大運作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常委會聽取的專項工作報告及審議意見和辦理情況。加大對執法檢查工作和專題調研等活動的宣傳報道力度。對重大監督事項,進行全程的、有重點的持續性報道,并加強跟蹤報道。這些都可以讓公眾了解人大的立法過程及其制定的法律法規在實際生活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明白人大對“一府兩院”是怎么實施監督的,收到了什么樣的效果。滿足人民群眾對信息公開、民主參與、社會公平公正等權利實現過程的了解。三是要建立公眾網絡意見收集、評估、吸納、反饋機制。一方面是拓展民意表達渠道,通過微博客了解社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愿望、關心群眾疾苦,把微博客作為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是加強人大的網絡民意吸納反饋機制,即收集、整理并傳遞網絡民意對人大重點立法項目和監督工作的意見,對網絡民意的采納情況通過適當形式向社會反饋。(責任編輯:陳柳)
來源:原創
作者:曾潤生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