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最大的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調查研究是人大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手段,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為有效行使監督職權,定期組織人大代表對“一府兩院”工作進行調查,并就調查到的有關問題和不足等情況向政府和兩院提出帶有指導性的建議,對改進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調查研究作為人大及其常委會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其有兩種基本形式,一是明查,二是暗訪。實際調查中,實行明查的多,暗訪的少。有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在調查過程中,在明查方面下的功夫較大,常常是事先下發文件通知,要求相關單位做好調查配合工作,提前打好招呼,美其名曰要引起下面的重視,實則是暗示下面早做準備。
由于提前通知,并由被調查單位踩點、確定調查時間、路線等,在調查中看到的和聽到的情況總是形勢一片大好。因為走馬觀花來去匆匆,看到的只能是局部和一斑,聽到的只是被調查單位的一面之詞。因為看到的現場是精心挑選過的,聽到的匯報是經過層層過濾的,所以調查人員對被調查單位也挑不出什么大問題也講不出什么所以然。交流的意見只能是客套話和無關疼癢千篇一律的套路話。這樣由被調查單位精心安排、牽著鼻子走的調查,“看”到的只能是一種表面現象,“查”到的則是被人“精美包裝”的假象。既沒有真正掌握基層一線的真實情況,也沒有讓被調查單位思想上有所促動,有敷衍了事完成任務之嫌。有些調查者在調查時作風漂浮不實,工作不深不細,“順著公路跑、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兩腳不接地、雙手不沾泥”,滿足于看情況、聽匯報,不作實地調查,結果使調查流于形式,走了過場。人民群眾對這種調查也比較反感。
人大調查是為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職權服務的。為了使調查更加深入細致,詳盡得到第一手真實情況。筆者認為,人大檢查不僅要大張旗鼓、旗幟鮮明地明查,更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行暗訪,做到既要明查更要暗訪。
大張旗鼓、旗幟鮮明的明查要邀請新聞媒體參與,通過輿論監督擴大社會影響,讓民眾知道人大及其常委會所做的工作,充分調動民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要求被調查單位要認認真真做好調查配合,要原原本本匯報實情。調查組要扎扎實實深入現場,走訪座談,查看資料,聽取匯報,交流意見要實話實說,多說問題少說客套話。要科學歸納總結調查情況,提出建議和意見。
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行暗訪就是不給被調查單位打招呼,不需要被調查單位陪同,直接深入到基層和群眾中,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被調查單位的工作做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因為他們直接打交道,感受最深,體會更多。只有深入到群眾中,才能掌握最真實的情況,才能找到問題存在的根源,才能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無視民眾的聲音,不聽群眾的意見,這樣的調查比不調查更為有害。
既明查又暗訪,這樣的人大調查,才能獲取全面、真實的情況,把握被調查事物的真象,才能使調查名副其實,使調查得出的結論切合實際,使調查后做出的決策科學合理,從而達到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目的。(責任編輯:劉舒尹)
來源:原創
作者:曾潤生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