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鐘真人”美稱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履職20年來敢于直言的風格和高調問政的姿態依然未變。他就大氣污染防治問題很直率地亮明了自己的觀點。他發言時說“如果在吃飯喝水呼吸都成問題的情況下,GDP世界第一又有何意義?”他曾經調侃自己:“說真話傷人,可還是要說。”拳拳代表情懷,敢說真話的不改信念,可見一斑。深圳一位名叫張育彪的全國人大代表,進京前,曾經當了十年全國人大代表的父親,做了一塊“肩負重任赴京 牢記人民感情”的木匾給他,要求他當了代表后,必須時時說實話、說心里話。一塊不起眼的木匾,寄予了老代表對新代表的殷切厚望,道出了新老代表共同的心聲。然而, 在中國這個有著幾千年傳統的“中庸” 歷史文化背景、各種利益關系復雜多變的現實環境中, 要真正做到“講真話” 并不容易。現實生活中,習慣于當“三匠干部”的還是不乏其人。有的熱衷于當“彈匠”,空對空,說空話,擺空架子;有的滿足于當“泥瓦匠”,“和稀泥”做“好好先生”,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團和氣;有的悶頭做“木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明明問題成堆,卻視而不見。還有的之所以不敢講真話,是怕丟了頭上的烏紗帽,丟了代表職務。當了官不敢為民做主,當了代表不敢為民發聲。在社會主義民主不斷推進的進程中,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人大力倡“講真話”,意義深遠。這就要求每一位人大工作者必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反映群眾的呼聲,把目光聚焦到社會關注、百姓關心的民生大計和熱點難點上來,要求人大代表要敢于真實的為民代言,敢于講真話、實話、管用的話,不講假話、大話、空話、套話。習總書記曾經說過:“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黨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講真話,敢于講逆耳之言,真實反映群眾心聲,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想,這應該成為每一位人大工作者的座右銘。 (責任編輯:劉舒尹)
來源:麻陽縣人大
作者:羅云湘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