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防止“數量多,質量不高”的傾向。現階段,人大代表的文化程度和綜合素質普遍得到提高,撰寫建議的熱情也比較高,代表建議數量明顯增多,但有價值、有分量的建議仍然不多。對此,人大常委會要加強代表培訓力度,提高代表撰寫建議的能力素質;人大代表應強化學習,掌握代表建議撰寫的方法技巧和與之相應的政策、法律、法規。
二是防止“問題多,對策不靈”的傾向。人大代表工作在基層、生活在基層,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親聞、親睹,親歷,因而能夠及時發現問題,這是人大代表收集建議素材的優勢所在。但有些建議頭重腳輕、虎頭蛇尾,講問題很詳實,但提的對策卻不靈——要不是籠統抽象,要不是不切實際,要不是悖離政策,難以操作。建議不僅僅是反映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提出科學可行的舉措。這就需要人大代表深入實際,掌握下情,吃透上情,梳理分析,歸納提煉,做到語言簡練、言之有據、言之有理、對癥下藥。
三是防止“重一隅,輕全局”的傾向。人大代表來自于各行各業各地,身處一隅,熟悉本地本行業的情況,提出一些要求解決本地本部門的建議,本無可原非。但若代表長期只關注、反映本地本部門的事項,對帶有全局性、戰略性的問題以及群眾普遍關心的焦點問題卻不研究,不反映,漠不關心,那就悖離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初衷。因此,人大代表要力克這種不良傾向,多關心關注一些帶有全局性、普遍性的問題,廣泛調研,系統分析,提出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和可行性的對策,以惠及千家萬戶,促進當地社會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責任編輯:劉舒尹)
作者:祥穩 海英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