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審計監督如何管好老百姓的錢袋子上,讓審計監督為百姓理財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預算執行審計監督:告訴百姓錢花在哪里
《監督法》第十九條規定:“常務委員會每年審查和批準決算的同時,聽取和審議本級人民政府提出的審計機關關于上一年度預算執行和其它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這條規定,無疑為審計部門進行預算執行審計監督提供了法律保障。如果說財政預算解答的是納稅人的錢“怎么花”的問題,那么預算執行審計解答的則是納稅人的錢“花到哪里去了”。加強預算執行審計,有利于加強預算管理,提高決策水平,規范資金運行,推動經濟發展,增強領導干部的免疫力。加強預算審計,把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問題披露出來,原因揭示出來,有利于國家經濟的安全運行,同時也可以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待。
二、重點建設項目審計監督:讓民心工程更加陽光
政府投資的重點建設項目是民心工程,老百姓大多比較關注。因此有必要進行全程跟蹤審計監督,確保項目資金不流失,把錢用在刀刃上。在對重點建設項目審計監督工程中,力求做到三個“堅持”。一是要堅持投資、建設、監督三分離,防止工程建設中的暗箱操作,高估冒算。二是要堅持事前、事中、事后三并重,減少“工程起來了,干部倒下了”現象的發生。三是跟蹤、調查、延伸三結合,切實做到財政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跟進到哪里。
三、重大民生項目審計監督: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民生項目主要包括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扶貧、保障性住房等等。民生項目直接牽涉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加強審計,認真查處擠占挪用,滯留欠撥、貪污私分等違法違紀行為,有利于確保資金使用規范,確保人民群眾得實惠。
四、專項資金項目審計監督:把錢用在刀刃上
財政專項資金是指各級政府為了扶持、發展某項事業而專門設立的,具有專門來源和專門用途的資金。財政專項資金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的物質保障。財政專項資金在管理、分配、使用中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支出管理隨意性較大,項目設置缺乏統籌和有效整合,預算內外多頭核算沒有統籌調配使用等等。針對專項資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切實加強審計監督,抓住重點,關注難點,選好熱點。要將專項資金審計與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相結合,要將專項資金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要將專項資金審計與延伸審計相結合,要將專項資金審計與績效審計相結合,要將專項資金審計與跟蹤審計相結合。
五、經濟責任審計監督:讓干部走的放心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是黨和政府為了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督,正確評價其任期經濟責任,促進黨風廉政建設,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而實行的一種對領導人的監督管理制度,也是人大干部任命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審計內容應著眼于宏觀和績效,善于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檢查部門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分清領導干部應負的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檢查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及程序執行情況,看決策依據是否充分,決策的事項是否經過科學論證,決策的程序是否合法、合規,有無超過職權決策、盲目和個人獨斷等問題;檢查被審計領導干部的收入合規、合法性。
當然,審計監督要做的事情還遠遠不止這些,審計監督需發揮的作用也遠遠不止這些。但不管怎樣,為百姓管好錢袋子,給百姓一份滿意的審計清單,才是硬道理。(責任編輯:劉舒尹)
來源:麻陽人大教工委
作者:羅云湘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