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軍規精神,做群眾的貼心人,就是要抵制“邪氣”,弘揚“正氣”。習近平在《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中指出“要嚴格執行黨章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各項規定,敢于堅持原則,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帶頭弘揚正氣、抵制歪風邪氣。”近些年來,作風建設我們也時常講,三令五申之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有的地方、有的部門卻時不時有反彈回潮的現象發生。究其主要原因還是我們黨內的一些同志思想上不以為然;行動上等待觀望。很多違規違紀之事,就是這些不良習慣性思維、習慣性做法“慣”出來的。因此,各級領導干部,既要率先垂范,真正把自己擺進去,以身作則,帶頭“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又要“問好責、把好關”,解決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問題,自上而下的,理清思路,解決問題。不僅要對直接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還要依據相關規定對有關領導進行問責。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查找漏洞和薄弱環節,強化建章立制,推進長效機制建設,推動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改進作風,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弘揚新風“正氣”。
弘揚軍規精神,做群眾的貼心人,就是要丟掉“官氣”,接好“地氣”。 毛主席說,“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這就要求我們要走出機關,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廣大黨員干部要利用大走訪、走基層、掛包幫活動,與聯系群眾拉近距離,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中去。以事無巨細、悉究本末的態度認真了解,詳細掌握,深入分析、虛心學習,真誠交流,成為群眾的“熟人”。要熱忱接待帶著“怨氣”前來反映問題的群眾,消除他們的“怨氣”,積極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困難、化解矛盾,為他們帶去“福氣”。
弘揚軍規精神,做群眾的貼心人,就是要摒棄“洋氣”,保持“土氣”。群眾歡迎實干務實的干部,那些熱衷于搞花架子、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務虛干部是不會得到群眾認可的。因此,廣大黨員干部要從群眾利益出發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從解決群眾困難出發確定重點工程,干一件成一件,干一件造福一片,讓人民群眾能實實在在地看到社會的飛速發展,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在快速地改善。要主動轉變工作作風,深入農村田間地頭、鄉村院落,傾聽群眾心聲,釋解群眾難題,同他們一起勞動,共商增收措施,帶領他們早日邁上小康、致富和諧的新路子。只要在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過程中轉變工作作風,與群眾建立起水乳交融、患難與共的血肉聯系,我們的事業就一定能無往而不勝。(責任編輯:劉舒尹)
來源:桂東縣人大
作者:李金山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