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建文代表
【檔案】
胡建文,全國人大代表。他把“臨武鴨”做成中南地區鴨類產品第一品牌、中國馳名商標,并帶動養殖農戶3000余戶,直接解決就業崗位5000多個。
【故事】
對全國人大代表胡建文來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句話令他印象深刻: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快速發展,能夠大幅度提高農村的生產力,使農業的比較效益有很大的提升,實現農民增收。”3月10日,胡建文在接受采訪時深有感觸地說。2013年,他著力推行以家庭農場為基礎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運作模式,帶領農民致富,將企業獲得的180萬元國家支持農業開發專項資金,扶持當地一家養鴨合作社的發展,并讓合作社入股企業。在國家和企業的資金和技術扶持下,合作社先后吸納了100多個家庭養殖農場,養鴨2000多萬只,實現產值1.5億元,實現收入2000多萬元。不僅如此,合作社每年還能享受42萬元的固定分紅。農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也能賺到錢。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發展中也會遇到障礙。胡建文不無憂慮地說,發展中最大的瓶頸在于用地不足。一方面,家庭農場的發展需要土地;另一方面,有的農民寧愿土地荒蕪,也不愿租給急需用地的家庭農場經營者,制約了家庭農場的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了確保農業投入只增不減的承諾,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壯大打下了‘強心針’。”他建議,國家應逐步加大支持農業開發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讓生產力大幅提升。同時,從政策上扶持,特別是改革土地流轉政策,嚴格執行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對撂荒土地期限超過1年以上的,停發農業“直補”政策款,待土地開發利用后才能享受農業“直補”政策款,加快土地流轉,發揮每一塊土地效益。此外,加強對農民的技術指導和培訓,提高他們的科學養殖水平。
【感懷】
胡建文: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帶領群眾共奔小康,始終是我的努力方向。(責任編輯:劉舒尹)
來源:湖南日報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