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開發 有效管理
——古丈縣礦產資源管理工作情況調查
宋貽華 陳孝東 劉澤中
按照古丈縣人大常委會年初工作要點安排,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聽取和審議縣人民政府關于全縣礦產資源管理工作的情況匯報。12月上旬以來,常委會主任宋貽華、副主任陳孝東帶領城環工委深入默戎、坪壩、河蓬、巖頭寨等地察看礦區,現場采集縣礦業監控中心礦產資源稅費征收實時數據,調閱《古丈縣礦辦相關文件資料匯編》研究,個別咨詢礦業專家及相關人員,召開縣礦辦、國土、環保、安監、林業、公安交警、 水務等部門參加的礦產資源管理工作座談會。近年來古丈縣礦產資源管理工作有以下情況:
一、古丈縣礦產資源的儲量及礦業權設置情況
目前,我縣已發現礦產15種,地質堪察工作程度較高的礦產有6種,礦產地46處,探明儲量并列入《湖南省礦產資源儲量表》的固體礦產有5種。探明儲量的礦產中礦床規模為中型的2處,總潛在價值3015億元。
我縣優勢礦產資源:一是錳礦:估計遠景儲量超過1400萬噸;二是釩礦:已發現礦床(點)7處,其中兩處可達中型礦床,探明金屬儲量335萬噸,具有潛在價值3000億元以上;三是銅礦:已知礦床(點)3處,探明儲量的礦床有1處,儲量約為1764噸。四是磷礦: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2處,探明儲量5943.2萬噸;五是大理石:已發現礦床1處,探明資源儲量411.21萬立方米;六是水泥灰巖:探明儲量量3338萬噸;七是硫鐵礦:探明儲量的1處,儲量92.5萬噸。
我縣正在開展的探礦項目有白巖釩礦詳查,巖頭寨釩礦詳查,張家寨磷礦普查,曹家坪磷礦普查,翁草錳礦普查,大龍錳礦邊深部探礦,桐木重晶石調查、萬巖重晶石調查。
目前,我縣有效采礦權共68個,其中錳礦9個,銅礦1個,磷礦5個,水泥用石灰巖1個,水泥配料用頁巖1個,方解石9個,重晶石9個,頁巖1個,飾面用石材5個建筑用輝綠巖1個,建筑用砂、石26個。
二、近年來古丈縣礦產資源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一)加強了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
縣人民政府對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工作非常重視,成立了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領導小組,形成了縣政府組織,各職能部門配合的礦產資源整頓及專項行動管理機制。出臺了《古丈縣小型采石場整治整合作方案》(古政辦函〔2012〕135號)、《古丈縣非煤礦山“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的工作方案》(古政辦函〔2013〕10號)、《古丈縣非煤礦山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古安發〔2013〕5號)、《古丈縣2013年整治礦山超深越界開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等文件,對礦產資源開發管理作出了系統部署。特別是《古丈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古政發(2011)8號〉的出臺為我縣礦產資源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據。
(二)成立專門機構明確了工作職能
2011年5月,縣人民政府從相關職能部門抽調干部職工組建古丈縣礦管辦(下文名稱:古丈縣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礦產資源整規工作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其主要職能:規范礦產資源開采、經營秩序,加強稅費征收工作,減少資源與稅費流失,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其他相關單位的職能劃分十分明確。縣人民政府2011年6月以來,制定和實施了《古丈縣礦產資源稅費征收管理辦法》(古政發〔2011〕6號)。先后興建了默戎、棲鳳、草潭、河蓬、羅依溪官坪、坪壩6個礦業檢查站,1個縣礦業監控中心,組建了礦業綜合執法大隊和綜合管理辦公室等9個管理部門。現有工作人員60人,其中:從復員軍人中選拔聘用30人(合同聘用制人員),從各鄉鎮和縣直單位抽調30人。
(三)采取多種方式加大了管理力度。
我縣以平常一般性巡查與應急處理相結合、定點設站檢查和不定點突擊檢查相結合、日常管理工作與階段性集中整治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加強對我縣礦產資源的管理。一是加大查處對無證開采,越界開采,越深開采,圈而不探,以采代探等破壞和浪費礦產資源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組織開展了打擊非法違法開采礦產資源專項行動。通過集中打擊無證開采等違法行為,遏制了無證采礦行為蔓延的勢頭,磷礦非法開采基本上得到了有效遏制。對宏泰錳業和華強礦業越界開采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對其他礦山企業起到了較好的警示作用。二是打擊非法運輸礦產品情況,2011年7月以來共查處非法運輸闖關案件38起,共上繳罰款39.7萬元。其中:2013年查處非法運輸闖關案件25起(釩礦15起),共上繳罰沒款22.7萬元。
(四)、創新了管理工作模式。
2011年7月初啟動了古丈縣礦業電子監控系統,實行礦業管理陽光行動,成效顯著。按照《古丈縣礦產資源稅費征收管理辦法》(古政發〔2011〕6號)文件精神,2011年7月—2013年11月實際征收礦產資源過關稅費1675.86萬元,其中2011年7月——12月征收682萬元,2012年征收742萬元,2013年1月至12月4日征收251.9萬元。在啟動礦業電子監控系統前,2012年全年礦產品稅費征收總額不過20余萬元,2011年3月啟動該系統后到12月底,僅6個月就征收稅費670萬元。礦業經濟逐漸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
三、當前礦產資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政策性障礙有待突破。
我縣礦山企業中的合法企業主要是錳礦、磷礦、銅礦、大理石等企業。目前,錳產業是我縣工業的主導產業之一,仍然存在安全隱患和超深越界開采現象;釩礦資源雖然十分豐富,但到12月20日為止,縣里還沒有一家企業取得采礦許可證,非法無序開采、偷運釩礦石現象比較突出。當前的釩礦開發屬群眾非法開采和非法運輸。如果對釩礦的運輸也實行刷卡收費過關,勢必會讓群眾產生“釩礦開采已合法化”思想,這樣將加大我縣釩礦“三禁”的工作難度;特別是今后采礦權配置給企業后,是否會和群眾產生利益之爭。
(二)礦山管理難以十分到位。
我縣礦產資源分布廣,管理難度大,部分村民不懂法律,認為礦山在自己的承包土地,就是自己的,可以隨心所欲地開采,非法采礦、運礦行為屢禁不止;一些錳礦企業盲目追求高額利潤,相互爭挖礦石,越界開采、無證開采、一證多洞、一證多點現象較嚴重。部分非法采礦者、運礦者和執法部門“打游擊”,晝伏夜出,把礦產資源盜運到吉首、瀘溪、沅陵等地,管理部門難以找到十分有效的整治措施。
(三)征收環境復雜,礦產資源稅費征收流失比較嚴重。
部分礦老板和社會閑散人員相互勾結,彼此形成利益鏈,偷逃稅費。他們分工明確,望、沖卡、擴卡一條龍,花樣百出,氣焰囂張。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處于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一個矛盾凸顯期。搞好礦產資源稅費征收繁重而艱巨。一方面是由于政策、氣候、市場、社會環境等影響稅費征收量,另一方面是政府出臺對縣內加工企業免征過關稅費。2012年減免了過關稅費674萬元,2013年減免過關稅費288.8萬元,給礦產稅征收工作帶來負面影響,造成個別涉礦企業偷逃稅費,礦產資源稅費流失比較嚴重。
(四)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難度大。
我縣隨著礦產資源的大量開發,森林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日益加劇,急需恢復治理。一些地方,山上尾礦高筑,河道尾礦阻塞,對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特別是爛泥田和大龍重金屬污染比較嚴重,礦區周圍及沿河下游居民反映強烈。一些礦車超載超限,毀壞公路嚴重,影響了群眾安全出行。
四、對古丈縣縣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工作的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突破政策性障礙。
實行崗位目標責任制,各級各部門要狠抓《古丈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古丈縣礦產資源稅費征收管理辦法》、《古丈縣礦業電子監控系統實施方案》的落實工作,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通報工作動態,研究工作措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自上而下形成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使全縣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加強屬地管理,將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工作作為對鄉鎮年終“四文明”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明確獎懲,督促鄉鎮加強日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為礦山企業服務的意識,提高為礦山企業服務的工作效率,力爭2014年至少有一家企業取得釩礦采礦許可證,,只要有一個采礦許可證辦下來,將突破制約我縣礦業經濟發展的瓶頸,使我縣釩礦資源稅費征收合理合法。
(二)進一步深化宣傳教育深度,形成社會共識。
縣直相關部門和各鄉鎮要采取多種有效措施,積極宣傳礦山綜合整治的各項法律政策依據,教育引導干部群眾進一步明確礦山綜合整治的意義、任務和要求,使依法開采、合法經營、誠信納稅觀念深入人心,為礦山綜合整治工作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三)進一步加大打擊非法開采、非法運輸力度,切實整頓礦業秩序。
各級各部門要充分發揚平常一般性巡查與應急處理相結合、定點設站檢查和不定點突擊檢查相結合、日常管理工作與階段性集中整治相結合的好方式好辦法,結合當前全州深入開展的交通安全文明大檢查活動,嚴厲打擊非法運輸礦產資源行為。建議由縣公安局設立“駐礦管辦公安執勤中隊”,主要負責依法打擊各種“礦霸”和涉礦黑惡勢力,查處非法運輸礦產品和偷稅逃稅等案件。
(四)進一步規范稅收管理,嚴防稅費流失。
要加強地稅、公安、工商、環保、國土、安監等部門溝通,實現信息共享。通過炸藥用量、用電度數等參考數據掌握企業開采經營情況,建立準確、及時的稅征收征管指標。二是實時對縣內加工企業在生產地設立電子監控,實現對企業產量實時監控,提高征管質量。三是堅持“二個確保”。凡是要求投資辦礦的企業,必須確保向縣財政足額繳納稅金,必須確保向相關部門足額繳納相關費用,同時對縣內加工企業進行獎勵兌現,達到“政企雙贏”的目的。四是對全縣現有涉礦企業全部按照《古丈縣礦產資源稅費征收管理辦法》征收過關費,任何企業都不能減免過關費,維護礦產資源稅費征管秩序。
(五)進一步加大對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力度,逐步改善礦山及其周邊生態環境,結合當前全州深入開展的交通安全文明大檢查活動,治理過境礦車超載超限。
(六)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履職能力。
一是強化管理隊伍建設,建議一些關鍵崗位如(礦業電子監控檢查站和中心控制室等)由組織、人事、國土資源等部門組成考察組,從表現優秀的干部中選拔。建議縣委出臺相關政策,任站長滿三年經考核合格的,副科解決正科,一般干部解決副科,實行績效考核,與福利掛鉤,確保隊伍素質。二是進一步加大紀檢監察力度,對國家工作人員投資、入股、參與辦礦的,嚴格按照古丈縣委、縣人民政府古發〔2005〕32號文件規定處理;對在礦山綜合整治和礦業電子監控系統操作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職瀆職的單位和個人要嚴格依黨紀、國法查處,努力確保政令暢通,法治暢行。
來源:古丈縣 人大常委會
作者:宋貽華、陳孝東、劉澤中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