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深讀國史和黨史,深刻認識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根本政治制度,傳承了五千多年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總結了近代以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探索實踐經驗,適合我國國情。1945年,毛澤東在延安窯洞與黃炎培探討跳出歷史周期律的新路時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歷史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人大的根基在人民,堅持力行為民務實。在依法行使決定、監督、任免職權時,牢固植根人民,自覺踐行民主,堅持問政問需問計于民,出實招辦實事利民惠民。冷水江先有工業后建城市,伴著“世界銻都”、“江南煤海”、“湖南魯爾”的聲名鵲起,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市民深受其害怨聲載道上訪不斷。民有所呼即有所應。2003年1月,市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會議專題聽取城區污染企業冷鋼等治污計劃承諾,會議將人大代表聯名提出的《加快城區環境污染治理的議案》作為一號議案提交政府并跟蹤督辦。市人大常委會作出《關于加強環境污染治理、改善人民生活環境的決定》,明確了污染項目限期治理目標責任制、環保工作目標責任制、環保第一審批制、環保一票否決制、環保工作報告制和環保責任追究制六項制度,把審查環保工作報告正式列入市人代會議程,成為人大監督環保新舉措。2006年3月,市九屆人大五次會議聽取和審查政府環保工作報告與七家重點排污企業治污計劃承諾實施情況報告,有三家企業因決心不大措施不力效果不好群眾不滿意被大會否決,市人代會授權市人大常委會重新審查被否決三家企業的治污情況報告,必要時啟動嚴格問責程序,在全市掀起人大鐵腕監督治污的“環保風暴”。政府隨即出臺了《關于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見》,環保第一審批制成為項目建設鐵的紀律。人大牽頭政府執行連續實施了三個“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推進“治污、整頓、搬廠、擴城、增綠”,實現大環保。2010年,全市徹底整治涉銻企業,取締非法涉銻企業67家,關閉合法但環保不達標煉銻廠17家,責令被保留的9家銻品廠技術改造升級,“環保雷霆”整治措施得到了國家環保部肯定并在全國推廣。同時全面實施以加快錫礦山地區重金屬污染治理、森林生態建設與保護為主的八大環保工程。2012年,建成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并投入使用,除冷鋼外,耀華冷耐、波月水泥、億達電化完成搬廠退城進郊,建成濱江公園,修通城東生態城主干道,推進“綠化城市四年行動計劃”;實現地表水資江水質2個省控斷面分別達到二類和三類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城區空氣質量好于二級標準的天數達75%;做到了“科學發展上水平、環境保護見實效”,群眾對環保工作的滿意度日益提高。2012年11月市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仍堅持審查政府環保工作報告。人大十年接力監督環保,只為憂群眾所憂急群眾所急,實打實干,善做善成,讓群眾擁有天藍水清地綠城凈的生活環境。
人大的血脈在人民,堅持力行親民負責。縣市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血脈深深植根人民群眾。去年市鄉人大換屆選舉中,嚴格按新選舉法規定實現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實行移動票箱進村入戶讓選民選票自己填,選出真正合乎群眾意愿的代表,提高基層工人、農民代表比例,暢通底層民意訴求。堅持開展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代表聯系選民群眾的“雙聯”活動,實行代表建議與代表和群眾面對面重點督辦,主任會議成員帶問題進基層約訪下訪,人大黨員志愿者活動隊和群眾工作組每月一周進村結戶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在思想感情上把群眾當主人當親人看待,積極幫扶新農村建設,引進政策技術資金,開展農村婦女疾病預防檢查,關愛留守兒童就學;貼近群眾貼近實際,替群眾說話幫群眾解難。民有所憂即有所為。鑒于群眾罵布溪開發區建設“規劃是鬼劃”的深刻教訓,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城鄉規劃法》和《湖南省實施<城鄉規劃法>辦法》執法檢查,研究作出《關于加強城市規劃管理監督的決定》,人大參與負責城市東擴移民拆遷安置指揮,在一線監督規劃執行,為城市建設負責,更為全市人民和子孫后代的生存發展負責。對干部群眾普遍反映財政預算看不懂搞不清“三公”開支管不住的問題,按十八大報告“加強對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監督”要求,深入調研后制定《財政預算審查監督暫行辦法》,推動全市開展“四清一改”即清理所有財政人員“吃空餉”、行政事業單位和改制企業國有資產有償使用、建設項目規費及推行公務卡改革,嚴格規范預算執行,努力監督政府過緊日子,讓人民群眾過好日子。
人大的力量在人民,堅持力行護民擔當。毛澤東曾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動力。”改革開放新階段,基層人大擔當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神圣使命,擔當推進依法治國服務改革發展穩定的時代重任,必須擁護民權維護民利呵護民心,激活蘊藏在群眾中間的無窮力量。今年來,以貫徹十八大精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為契機,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接連修訂出臺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規則匯編、黨建工作制度和機關管理制度匯編,健全制度建設,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改進作風,提高效能。民有所盼即有所敢。群眾盼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社會清明,就敢于強民主促法治反“四風”,堅持先律己后律人,以自身硬來強監督;對“一府兩院”進行專項工作評議,對“一府兩院”工作人員進行履職承諾測評,通過電視直播人大常委會上擬任命人員的履職承諾發言,出臺《市民旁聽市人大常委會會議暫行規定》保障市民旁聽會議,開展“四優”(優秀人大代表、優秀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優秀人大代表小組、優秀人大工作者)評比表彰。用剛性制度建構監督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讓人民群眾來監督和評議,對“人民公仆”聽其言觀其行察其效,把權力有效關進制度的“鐵籠子”里,使權力在陽光下朝著為人民服務的方向正確運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評議是公正的。圍繞專項評議政府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和專題詢問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旁聽市民發表意見擲地有聲,底層群眾的聲音在人大常委會會場上響起來傳開來,釋放出震人心魄的力量。針對當前經濟持續低迷狀況,組織代表開展“真情服務轉作風、優化環境促發展”專題調研和財稅工作督查,深入群眾納良言集民智,督促政府簡政放權依法辦事,倡行改革正導向,鼓推法治正激勵,凝聚發展正能量,讓政府公信力群眾活力法治動力發展潛力競相釋放,推動政通人和企興業旺,促進改革發展穩定和諧。
民唯邦本,本固邦寧。在深入推進改革發展新時期,基層人大及其常委會深深植根人民群眾,踐行權為民所賦、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既善于坐而論道民主審議科學決策,又敢于起而力行務實作為抓鐵有痕,一以貫之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就會不斷壯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基,暢通人民當家做主的血脈,匯聚民主法治與改革發展的合力,同心共筑中國夢,攜手奮進奔小康。(責任編輯:劉舒尹)
作者:易振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