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轉交全省農村飲水安全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的函》(湘常辦函〔2012〕50號)后,省政府高度重視,組織相關部門對審議意見進行了認真研究,提出了處理方案,并征求了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的意見。根據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的意見,又對幾個具體問題作了進一步研究修改。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認識和責任到位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推進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需要。省政府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作為實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大事,繼續列入今年及以后“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項目,優先實施,加快推進。一是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長掛帥、省直相關部門參加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市州、縣市區政府相應成立領導小組。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責任制。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層層落實領導責任、部門責任、崗位責任,嚴格考核獎懲。三是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年初制訂《實施意見》,簽訂《責任書》,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要求;年中適時召開調度會、現場會、督辦會等,加強現場調度和督查;年終由省考核辦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對各市州進行考核排名,并將其納入全省水利建設“芙蓉杯”重點項目,確保任務順利完成。與此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群本對飲水安全的認識。
二、切實完善規劃,確保建設任務完成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規劃》和國家發改委、水利部、衛生部、環保部聯合印發的有關文件精神,省政府已于3月21日批復了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衛生廳、省環保廳等部門制定的《湖南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規劃》。《規劃》進一步轉變思路,強化“集中為主,水質為先”的建設思路,走城鄉統籌、以城帶鄉、以鄉帶村的路子;突出工作重點,堅持“先集中后分散”、“先重點后一般”、“先水質后水量”的建設方案;注重采用常規構筑物對水質進行凈化處理,應用技術先進、運行可靠、維護管理簡便的水質凈化消毒設施。設備,提高水質凈化消毒能力,確保水質處理到位。按照解決當前飲水安全問題與今后經濟社會發展的供水需求相結合,農村供水工程;建設與城鎮化及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鎮(鄉)域村鎮布局規劃、鎮總體規劃、小城鎮供水專項規劃相銜接協調,因地制宜提出最合理的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方案,做到規劃科學、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分區域統籌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分類采取切實措施抓好重點區域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一是切實抓好鄉鎮政府所在地小城鎮和周邊農村為單元的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2013年底全省基本實現鄉鎮集鎮通自來水。二是長株潭地區加快水務一體化建設,大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三是衡邵干旱走廊以集中供水工程為主,加快水源工程建設,重點解決33個縣42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四是武陵—羅霄片區扶貧攻堅的48個重點縣重點安排,優先實施,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生產用水,確保大旱之年飲水安全。五是洞庭湖區突出水質凈化處理這個重點,解決好規劃內55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在實施的“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環境保護規劃 (2012—2020)”過程中將突出做好保障城鄉飲水安全措施;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中切實加大對洞庭湖區等地表水水源污染嚴重地區的治理力度。
三、切實加強水源保護,確保農村供水水質安全
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的有關要求,切實抓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水源保護。一是積極開展《湖南省水功能區劃》修編及水功能區納污能力核定和分階段限排總量控制方案制定工作,研究制訂《湖南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保護辦法》;對作為飲用水源的湖庫嚴禁投肥養殖,對千噸萬人規模以上飲水安全工程的水源地劃定并公布水源保護區域實行重點保護。二是取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污染企業和排污口,杜絕工業污染;堅持開展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將水源保護區內的礦產資源勘測開發設為限制區和禁止區;建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網絡,大力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預警工程、農業清潔生產與節能減排、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農業面源污染梯級生態攔截、農村清潔等工程,將農村飲用水源保護納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內容。三是加強水質檢測和監測。積極構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系統。 目前,全省新建和已建的縣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中心達到35處,爭取三年內基本建成覆蓋全省所有縣市區的水質檢測站網,全面保障農村供水安全。擴大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覆蓋面,增加監測項目,對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開展衛生學評價。
四、切實強化部門協調,確保優惠政策落實
為保證國家出臺的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實,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根據國家發改委發改價〔2011〕1101號文件“對農村飲水安全供水用電價格執行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或農業排灌用電價格”的精神,我省已從2011年6月1日起,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供水用電執行居民生活用電價格(目前我省居民生活用電價格和農業排灌用電價格都低于供電成本,其低于成本部分,是通過提高工商業用電價格進行交叉補貼。為避免加重我省工商業等用戶的電費負擔,影響我省企業競爭力,目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供水用電價格不宜按農業排灌用電價格執行)。二是切實落實國土資源部、水利部《關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用地有關問題的通知》,簡化報批手續,縮短報批周期。三是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對飲水工程營運管理單位向農村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取得的自來水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企業從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水利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等稅。四是省物價局、省水利廳將于近期出臺《湖南省農村集中供水價格管理辦法》,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負擔、優質優價”原則,在充分考慮農村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的前提下確定供水價格、實行分類水價。五是加大資金投入。繼續加大向國家部委銜接、匯報力度,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湖南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規劃》中,規劃的省級資金投入較以前有了明顯增長,省財政將按照規劃及時、足額籌集省級配套資金,并督促地方財政加大配套力度;加大涉水資金整合力度,引導群眾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重點滿足飲水安全建設配套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資金籌措辦法,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社會投資有回報,群眾自籌有效益。
五、切實加強機制創新,確保工程長效運行
按照有利于管理、有利于群眾使用、有利于工程效益發揮、有利于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四個有利于”原則,完善和創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機制,確保工程“管得好,用得起”。一是加大監管檢查力度,組織對已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行全面質量安全排查,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對在建工程切實加強了工程質量建設的監督檢查;對新建工程加大了對工程設計質量與技術標準的嚴格審核把關。二是積極探索建立多種管理模式。根據各工程項目的不同形式和特點,分別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對規模較大、多渠道投資的集中式供水工程,組建供水公司進行專業化管理;對單村或聯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成立用水戶協會管理;對單戶或聯戶工程實行水產自主管理。三是調研制訂《浙南省關于規范和引導民伺資本參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指導意見》,進一步規范社會資金進入工程建設與管理的程序,對租賃、承包或拍賣等形式進行有序引導,堅決制止有損群眾和國家利益行為的發生。四是積極探索設立縣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基金。按照“地方財政拿一點、水廠出一點、水費提一點”的模式,盡快在每個項目縣市區設立維修養護基金,專項用于工程的維修養護,確保工程長效運行。五是爭取盡快出臺《湖南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基金管理辦法》,加快建立工程維修養護長效機制,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久和良性運行;盡快啟動《湖南省農村飲水安全條例》的地方立法工作前期工作,爭取明年列入立法計劃。
省政府各相關部門在下階段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中,將進一步提高建設質量與標準,更加注重水源保護和水質檢測、監測,確保水質達標;不斷提高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水平,更加注重建后管理和日常維護,確保工程建成后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