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清泉鎮下丹村的路上,一幅美好的風景呈現在人們的面前: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穿過村莊,河水靜靜流淌;兩排明亮的LED路燈整齊排列在寬暢的道路兩旁,田野里大片大片的花卉苗木生機勃勃,山上漫山遍野的茶樹郁郁蔥蔥;山腳下,矗立著一幢天藍屋頂、黃白相間、墻壁上刷著彩色美人魚圖案的氣派漂亮的幼兒園;農民群眾喜氣洋洋,到處呈現出一派和諧發展的新農村景象。
這個美麗的小村莊,原先曾是窮村、亂村,現在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市級衛生村”、“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這都要感謝一個人——羅秋桂。從2002年當選以來,羅秋桂已是連續三屆的縣人大代表,他牢記代表職責,帶領全村群眾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極大地改善了下丹村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
“群眾信任我,選我當了代表,我就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從當選縣人大代表那天起,羅秋桂就殫精竭慮地致力于本村經濟的發展和村民的發家致富上。通過細致的調研,結合下丹村實際,他決定通過加快發展茶葉、金桔產業,提高土地的收益率來助農增收。在他的帶領下,下丹村從2008年以來共發展茶葉,金桔5000多畝,達到了人平一畝茶,一畝果,每畝茶葉、金桔純收入在4000元以上,是種植糧食等傳統作物收入的近5倍。茶葉和金桔使這個小山村快速致富,家家戶戶建起了一幢幢“小洋樓”,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現在的生活很幸福,以前做夢都沒想到能住上這么大這么好的樓房。”村民羅福英滿面笑容地說。
村民富裕了,羅秋桂開始下大力氣改善下丹村的基礎設施,決心把下丹村建成一個環境優美、整潔漂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近幾年,他整合、爭取各類資金,投入50萬元完成了欄坳組、臘樹組3公里的組級公路改造,投入280萬元實施了下丹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U型水渠12公里,機耕路1公里,河堤300米,投入222萬元新建下丹八石大橋,投入40萬元新建村民活動中心。按照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的要求,完成了村中心區域的房屋立面統一色調的瓷片裝修4800平方米,房屋外墻粉刷亮化6200平方米,拆除廢舊房屋64棟4100平方米,改欄改廁1900平方米,新建沼氣池30個,建成鵝頸組到鎮區綠化示范帶5公里,添置垃圾焚燒桶100個,垃圾腐化池100個,安裝LED路燈96盞。
羅秋桂經常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征集群眾意見,踏勘調研實際情況,當好群眾“代言人”。在歷屆人大會上,他圍繞發展清泉茶葉、金桔產業,改善清泉教育設施、提高教育水平,加強新農村建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問題,提出了20多件建議,引起政府的重視,不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以解決。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要繼續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職責,讓村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羅秋桂信心滿懷地規劃著下丹村美好的未來……(責任編輯:陳柳)
來源:桂東人大
作者:鄭曉敏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