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與“下”的關系。堅持和依靠黨委的領導,始終把人大的一切工作置于黨委的領導之下,這是人大工作始終要支持的一條基本的政治原則。從這個意義上講,黨委是“上”,人大是“下”。處理好“上”與“下”的關系,就是要做到“上下同心”。人大要在黨委的領導下,依法對“一府兩院”進行監督,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權和重大事項決定權,把黨的主張、意圖通過法定程序變成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保證黨委的決策部署得到貫徹落實。各級人大之間要“上下聯動”。這是第一點。第二點,要處理好上下級人大之間的關系。上下級人大之間只有法律上的監督、業務上的指導、工作上的聯系,沒有隸屬關系。上下級人大之間在工作上要“上下聯動”開展監督工作,這樣可以避免監督檢查過多過濫,便于集中力量、共同解決問題,發揮人大監督的整體效應,形成“同頻共振”的工作局面。
“粗”與“細”的關系。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監督工作中。監督中 “粗”與“細”的關系就是“敢于監督”和“善于監督”的關系。“粗”就是要理直氣壯、大膽地履行法定職責,敢動真碰硬,樹立和維護權力機關的權威。“細”就是在監督工作中要講究監督藝術,注重監督方法,善用監督手段,注意把握“分寸”,做到“粗”中有“細”,使“一府兩院”樂于接受監督,積極改進工作。
“大”與“小”的關系。人大監督不能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地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抓大放小”。前全國人大委員長彭真曾說過:“人大對重大原則問題,該管就管,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對日常工作不必去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抓大放小”就是抓大事,抓重點、抓熱點、抓難點,把監督的重點放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上來,要抓就一抓到底、抓出實效。對于一般性監督,不糾纏細枝末節,善于放小事,對“一府兩院”日常性、具體性工作該放就放,實現“點”上的重點監督和“面”上的一般性監督的有機統一。
“偏”與“正”的關系。人大與“一府兩院”之間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是矛盾的統一體,雖然職能分工不同,但都是黨領導下的國家機關,工作目標是一致的。這種共同的目標,決定了人大在對“一府兩院”監督時,絕不是沒事“挑刺找茬”,也不是“高唱贊歌”。人大監督“一府兩院”,實質是為了支持“一府兩院”履職、監督“一府兩院”盡責,監督的功能主要是“糾偏”,查找問題和不足,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支持的功能主要是“扶正”,是肯定成績,是同心協力,促進工作。我們平時講人大對“一府兩院”要“寓支持于監督之中、寓監督于支持之中”就是這個道理,是監督與支持的辯證統一。(責任編輯:陳柳)
來源:湘西自治州花垣縣人大
作者:吳建斌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