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每天都有一個專列從新疆運煤到湖南,全年可達100多萬噸。”說這話時,曾甲全很平靜。
略不知,這平靜背后是怎樣的艱難險巨。
曾甲全現為湖南宏騰集團(以下簡稱宏騰)董事長、省十二屆人大代表。宏騰以煤炭開采、煤炭深加工、電力安裝、賓館酒店、投資擔保、物流貿易為主,從2002年起,宏騰就開始調煤保電、調煤保鋼。
2012年,全國經濟形勢嚴峻、市場環境疲軟,如何保障湖南工業生產、保證湖南經濟可持續發展,這成為湖南決策者的難題。
從產煤大區調煤是當務之急。2011年初,宏騰在湖南省政府領導關懷、支持下遠赴新疆調煤。
幾經波折、歷經艱難,在湖南與新疆領導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5月,疆煤入湘達成協議,并在2011年底發運3個專列直達湖南。在政策與領導的努力下,2012年,宏騰累計發運煤炭50多萬噸。
“曾甲全為湖南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他提供的煤每噸比市場價、外省價都低。2012年全國經濟疲憊,疆煤入湘保證了湖南全年用電安全,沒有拉閘限電,使湖南經濟實現了持續健康發展。”湖南發改委一位領導如此說。
艱苦創事業 為國解憂愁
“在走出校門的第一天,我就暗暗告誡自己:“要成家立業、致富鄉親。”
在經過一番滾爬摸打后,曾甲全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21世紀初,國有企業改制曾一度是“老大難”問題,此時的曾甲全看準機會、及時出手,既幫助政府渡過了難關又使自己的發展如虎添翼。
2001年,漣源斗笠山煤礦破產關閉,幾千員工下崗,同時也影響周邊三個鄉鎮、40多個村、10多萬群眾的生計問題。
危難關頭,曾甲全挺身而出,既當群眾“代言人”,又當工作“協調員”,為煤礦改制奔走呼告,并擔任重組后的斗笠山煤業公司主管銷售的經理,使企業大放異彩。
2002年,曾甲全又破天荒地承包了國家兵工企業。他組建湖南湘中鍛造有限公司,將瀕臨倒閉的湖南鍛造廠的幾個車間一攬子承包,使這個國家兵工企業起死回生。此舉首開民營企業承租兵工企業的先河,受到了國防科工委的高度贊揚。
一路走來,曾甲全發展風生水起。2003年,他又創辦了漣源市順達工貿有限公司、漣源市宏達福利洗煤廠、漣源市騰達洗煤廠,這三家企業很快就成為了當地的“王牌”企業。
2006年,坑田煤礦被列入了關停組合的范疇,鎮政府要求鎮內煤礦予以兼并,卻因矛盾錯綜復雜,無人敢接手。這時,曾甲全又站出來了,說服群合煤礦按380萬的價格兼并坑田煤礦。同年,他組建湖南宏騰集團公司,當年就實現產值3億多元,年上繳國家利稅逾1000萬元。如今,該集團公司年實現產值10個億,近三年完成國家稅收9000萬元,安排就業勞動力2000多人,安排殘疾人就業120人。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一次次風口浪尖,曾甲全憑借敏銳的嗅覺、強烈的責任,一次次成為了弄潮兒,逐步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與價值。
全心為民眾 使命不可忘
“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民營企業發展舉步維艱,一些民企出現資金斷鏈、貸款難等問題。越是困難的時候,越需要政府的關心、安撫和支持。”在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曾甲全為民營企業大聲疾呼。他建議一要積極探索政府扶持中小企業職能的轉變,針對中小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抓好實施與落實;二要努力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三要積極推進中小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四要為中小民營企業創造公開競爭環境。
曾甲全的建議在會上引起了代表、特別是民營企業代表的共鳴,他們認為曾甲全的建議道出了他們的難處、反映了他們的心聲,現在已到了政府該解決此問題的時候了。
在當選湖南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前,曾甲全為婁底市第三屆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人大代表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責任。當代表就要提高素質、為民代言、對民負責。”
為此,曾甲全不管工作再忙、再累,總是擠出時間“充電”,向書本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優秀人大代表學習、向實踐學習。他積極、認真履職,五年來,他積極反映社情民意,為民鼓與呼。單獨領銜向大會提出建議5件,內容涉及安全生產、調煤保電、農村義務教育、公路擴建改造等;與其他代表共同提出建議20件,如針對農村公路建設好后、道路養護缺乏的問題,他提出加大投入、轉變管理方式、加強鄉鎮農村公路養護隊伍建設的建議;針對農村教育失衡、農村教師隊伍薄弱的問題,提出了大力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培訓和教育的建議等。這些建議意見大都引起了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的重視,一些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此外,他還主動參與所在小組的視察活動與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的執法檢查、視察調研、代表評議活動。僅2011年下半年,就參加了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食品安全法》、《水法》執法檢查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抱著“參政議政、為民代言”的責任,曾甲全時刻將“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使命牢記在心,用實際行動讓百姓能享受到看得見的“幸福”。
富裕不忘本 愛心灑人間
2010年,宏騰為貴州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抗旱救災捐資30萬元物資,圖為曾甲全向災民贈送救災物資。
“曾伯伯待人和藹、真心幫助我們寒門學子,我打心底里敬佩他。現在,我唯有學好本領,到時回報社會才對得起曾伯伯的一片善心。”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學生劉茜華說。
原來,劉茜華考上大學后,家里既喜又憂。家徒四壁的窘境讓其一籌莫展。
曾甲全得知此事后,當即表示將負責其全部學費。
此外,身患腦溢血生命瀕危的孤兒貧困學子曾曉利,斗笠山鎮幾個村的50多名五保老人和貧困戶,都得到了曾甲全無私的資助。
致富不忘鄉鄰,矢志回報社會。富裕后的曾甲全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讓大家共同富裕:“作為一名企業家,就應當擔當起為民幫困、造福社會的責任。”
這些年來,他多方資助社會公益事業,安排殘疾人、下崗職工和農村富余勞力2000余人,讓當地大批農村弱勢群體走上了富裕之路。
捐資50多萬元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幫助黃港、臺上、花萼、石壩、興家、石塘、香花、洞里等10多個村硬化鄉村公路。捐資10萬元支持鄉親們開辦籃球俱樂部、乒乓球俱樂部等群眾文化娛樂事業。
荷塘鎮的“5.31”洪災,他慷慨解囊5萬元。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他在第一時間帶頭捐款26.8萬元,并發出倡議,帶動公司員工共捐款72.8萬元,為災區捐建一所孤兒院。2010年,為貴州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抗旱救災,他組織捐贈大米、礦泉水各30噸,總價值80萬元,其中宏騰捐資30萬。
漣源市110多萬人口,殘疾人達6萬多人,而市殘疾人康復院一直苦于資金困難無法正常運轉。曾甲全了解這一情況后,立馬捐資援建了殘疾人康復院。
他帶頭籌資120多萬元改擴建了黃港學校。捐款20多萬元,修建了古塘村“甲全希望學校”。并出資25萬元成立了“黃港扶貧助學基金會”,為22名品學兼優的農家學子頒發獎學金6600元。
2011年至2012年,他為漣源市關心下一代及教育基金捐款50萬元,向婁底市慈善總會捐款30萬元,婁底教育基金捐款10萬元,斗笠山鎮五保戶捐款20萬元,石塘村馬路及甘泉小學10萬元,黃港村新農村建設40萬元,增加馬路改造30萬元。
在曾甲全的帶動下,斗笠山鎮企業老板捐資助學、扶助弱勢群體、熱心公益社會事業蔚然成風。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全鎮共捐資1800多萬元建設社會公益事業。
從一個農家子成長為一個企業家,曾甲全坦言自己農民情結、感恩之心永存:“我是農民的兒子,回報社會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與責任,作為先富起來的人,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鄉親們過上富裕的生活、讓國家更繁榮、社會更和諧,這就是我的‘湖南夢’、‘中國夢’。(責任編輯:陳柳)
來源:漣源人大常委會
作者:蔣海洋 黃偉廬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