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3月6日電(記者 陳亞靜)“請再給我幾分鐘,我有話想說!”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湖南代表團第四次全體會議上,代表們紛紛搶著發言,議民生、話發展,帶來的都是一線最鮮活的情況和分析。
特貧地區應“深度扶持”
“貧困地區留不住年輕人,一缺資金、二缺項目。”楊娟娟代表來自國家級貧困縣婁底新化。她說,現在貧困地區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和孩子,要實現脫貧,還得避免“撒胡椒面”的做法。
楊娟娟建議國家公共財政應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的傾斜,讓公共財政的陽光照亮貧困地區每個角落。她認為,扶貧資金和項目支持應該實行差別化,對于特貧地區采取“深度扶持”,只有農民手頭的收入實實在在地增多了,才能點燃創業致富的激情。
“天藍水凈地綠”一定能實現
“國家還沒有強制要求公布城市PM2.5數據時,長沙市就率先設立了10個監測站點,并向社會公布了數據。”張劍飛代表說,抓環保工作重在客觀分析、有的放矢。當前,長沙市要繼續處理好湘江治理、城鄉污水處理、餐廚垃圾和農村固體垃圾等問題,只要實現了政府的環保決心、公眾的環保意識、企業的環保責任三者統一,天藍水凈地綠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清水塘”要在搬遷中甩掉污染
“工業區搬遷不代表把污染轉到別的地方,而是在搬的過程中實現轉型升級、綠色搬遷。”王群代表建議,將清水塘老工業區列為全國城區老工業整體搬遷改造試點示范區。
王群說,清水塘工業區是湘江流域的污染源之一,對老工業區實施整體搬遷,直接關系到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進展。在搬遷的過程中,要采用國內外最先進的裝備和技術進行外遷異地發展,使達標后排放的廢棄物可控、可循環利用,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才有資格搬遷,污染嚴重、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落后的企業將被依法關停淘汰,在搬遷中“自然死亡”。
來源:湖南日報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