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黃志明
在坊間,有這樣一句傳言:“養老保險實行全國統籌至少還需要30年。”但是這句傳言有望在今年打破,2011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將正式實行,屆時,我們將實現全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這一切,離不開一位人大代表的持續關注,他就是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黃志明。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在2009年3月召開的全國人代會上,黃志明向王岐山副總理面呈了一份名為“成立國有社保銀行,鼓勵全民參保”的建議。黃志明詳細講述了他的構想:結合目前國家形勢,購買社保應該不受年齡、時間、地域和貧富的限制,應該各自選擇自己的標準,并且設置一人一卡,實行通存通兌。在他看來,這些都應該在法律的層面上確定為全國統籌,讓養老保險實現國有化管理、地方化實施、市場化運作。而其所指的市場化,是在辦理手續過程中的市場化,即在銀行辦理相關手續以便利百姓。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黃志明作了這樣一個比喻:“讓養老保險‘異地漫游’,才能解決‘人走,養老保險帶不走’的弊端。”
成立國有社保銀行
在黃志明的建議中,“建立社保新機制,加速成立國有社保銀行,實現自買自保和這一代保下一代的新模式”被著重提出。黃志明解釋:“如果社保能夠像銀行存款一樣,根據個人不同的購買地點和不同的購買等級分段計算養老保險金,多買多得,少買少得,實現自愿參保和普及參保就很容易了。”
2010年的全國人代會上,黃志明又一次提交了《建立社保新機制,加速成立社保銀行》的建議,在這份建議中,他闡述了“國家統籌”對于社保的意義:由國家承諾、監督,地方管理,銀行經營,這樣就排除了國民的顧慮,也限制了一些部門利益,也就給了被保險人買了保險以后能夠得到利益的保障。“心里有底了,大家就會像存錢一樣自動去‘存’保險了。”黃志明說。
通存通兌“一卡通”
“就像其他銀行存款一樣,按照每一個公民的身份證號碼一人一證一卡,告別企業和公務員按照原有購買的方式,將集體購買的保險轉入專業社保銀行的個人專業賬戶,實行通存通兌。”這是黃志明為“一卡通”所設計的新模式。
黃志明告訴記者,他對城市自由職業者、農民、公務員等多個群體作了調查走訪,其國有社保銀行模式廣受認可,老百姓普遍認為,“到銀行拿養老保險比拿退休金更保險。”
從2010年1月全國社保實現“跨省轉移”,到2010年10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再到2010年12月1日全國第一張通存通兌社保卡發放,到當月24日的8億張社保卡納入“十二五”規劃。在社保改革路上,每一步都留著黃志明“代表利民”的腳印。
立法需與時俱進
在今年3月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黃志明提出了《加強對“瘦肉精”等違禁激素等食品安全管理的歸口與體制完善》,并提交了《關于修改刑法第三章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議案》,把目光轉向當前備受百姓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上來。
黃志明做每一項工作都很認真,他所提的議案、建議不僅翔實,而且透徹。他說:“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很多法律條文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所出臺的,有些還更早,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有很多法律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社會的發展,因此,對法律條文的解讀和改進,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保障社會文明健康發展,也是我們作為人大代表的一份職責,畢竟法律的形成還是要依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
結束采訪時,黃志明為記者準備出一大疊材料,這些材料里有他歷年人代會上的建議和議案。記者看到,他所關注的不僅僅是社保、食品安全,還有土地、統計、監督、防震減災等方方面面。他說:“建議得到采納,并讓廣大老百姓受益,這才是人大代表的最高榮耀。(人民代表報)
來源:長沙人大網
作者:admin
編輯:redcloud